出版机构:抢抓知识付费时代发展机遇
【核心阅读】如何把用户留下来、把内容做精,如何持续生产让用户觉得“物有所值”的优质内容,是知识付费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这是出版企业的机遇,特别是在目前各大众化平台都在向专业化细分产品转化的趋势下,出版机构在精、专市场上的内容优势、资源优势非常明显。同时,出版机构对于内容的筛选和组织更有经验,能将
一个研究创业者的思考:知识付费的褪色与镀金
本文根据如是金融研究院执行总裁朱振鑫在如是资本私享会的主题演讲纪要整理而成。知识付费本质上不是一个新东西,从2000多年前的私塾开始,中国人就在为知识付费了。现在所谓的知识付费只不过是把过去在线下付费的知识搬到了线上,把纸质文字变成了电子形式的音频。音频算是知识付费的1.0,火爆的实质是知识的第一次
溯源知识付费代工厂
知识付费赛道已现新物种。从财经记者转型投资人的微影资本执行董事吴丽,跟进知识付费这一方向已有相当长的时间。她在案例研究及实际接触中发现,近一年多来真正具备平台价值的知识付费项目寥若晨星,但该领域头部平台比如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等,却融资不断,且多为大手笔。“那么,这些钱是怎么花的,或者说接下
美国泛音频市场观察
作者:东西文娱产品、规模、竞争格局受到起源时期市场、文化、互联网环境的不同,海内外对于音频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在海外,主要存在着三种非音乐的音频内容形态,即有声书、播客和网络电台,三者对应着不同的技术标准,大体上说,有声书即文字书籍有声化、播客即提前录制可供下载的内容、网络电台即音频直播。综合看来,海
2018,知识付费“保鲜”之年
把跨年演讲做成IP的罗振宇,一边坐收知识付费的“渔利”,一边用罗辑思维把脉知识付费的未来。自2015年分答叩开知识付费的大宅门后,得到、知乎、喜马拉雅、咪蒙、轻芒等陆续登台,针对不同场景、不同垂直群体兜售“思维方式”。如果2015年是知识(内容)付费的启动年,那么2016、2017年则迎来了知识付费
人民日报海外版:知识付费 乐见其成
谈及知识付费,我们并不陌生,知乎、得到、千聊、知识星球等互联网平台凝聚起不少人气,一度成为这一领域的领跑者。不过,现在这种状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一些传统出版机构虽说姗姗来迟,却也开始热情拥抱知识付费,并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中国出版集团旗下《三联生活周刊》策划推出中读APP,其“我们为什么爱宋朝”的主
知识付费被疑贩卖焦虑 平台却遍地开花
在信息泛滥、内容过剩、良莠不齐的多媒体传播语境下,人们迫切需要一个“抓手”,从而把控“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现实世界。知识付费行业由此应运而生。但是,随着知识付费行业在经历初期的快速增长后,用户尝鲜意愿降低,消费趋于理性,要求越来越高,整个行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中所引
知乎八年,大而不美
2019年1月26日,知乎八周年。还没过生日,知乎就迎来了几份“大礼”:1月上旬,知乎在不更新版本的情况下,悄悄上线“双击点赞”功能,引来站内群嘲;1月15日,知乎出现莆田系医疗广告,用户表示难以接受,CEO周源回应“马上全线下掉”;1月23日,知乎被爆以付费形式,擅自代替用户作答,致使某些大V背上
2019内容创作年度报告:短视频“圈”走十分之一“国民时间”
1月23日,2019百家号创作者盛典上发布的2019内容创作年度报告显示,短视频已经成为“圈”走全民十分之一时间的绝对内容形式。报告提出,内容创作行业的首个关键词是“规范化”。2018年,国家网信办等监管部门针对自媒体乱象开展了多轮清理整治行动,査处大批违规账号,约谈并警告涉事平台。“未来,各内容平
人民日报:融合转化,知识服务升级
近些年,知识付费逐渐成为互联网的新风口,传统出版行业也主动加入浪潮。中读、豆瓣时间、知更社区……一批出版社探索从内容生产者到知识服务商的转型,并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对出版业而言,知识服务带来的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更是出版业自身升级的契机。通过深耕细分领域,瞄准小众需求,出版业在融合发展中看到了更多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