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windAI:可回溯数字信息的“烂笔头”应用

新知榜官方账号

2023-08-10 01:24:59

RewindAI:可回溯数字信息的“烂笔头”应用

谁能想到蔡依林的《倒带》还真有了现实版。当然,逝去的感情很难倒带,数字痕迹却有可能再度获得。重温一个想法时,我们常常想不起更多细节。好像在哪里看到或者听到过,微博、公众号?还是会议室的白板上?抑或是同事在腾讯会议上说过?如果它藏在今天收到的上百条Slack消息中,再找到它无异于一场灾难。遗忘曲线告诉我们,绝大部分新掌握的知识约在一周后被遗忘,一个月左右基本忘光。「好记性不如一个烂笔头」,一家名为RewindAI的创业公司还真做出了这个「烂笔头」:Rewind(翻译过来有「倒带」的意思,目前面向iPhone、Mac用户)。

官方将这款AI应用称为「你生活的搜索引擎」,用户可以通过它随时回溯过往数字信息,就像有了「过目不忘」的超能力。具体而言,得到你的同意后,Rewind会记录下你在手机(电脑)上看过的所有信息,并支持回看、检索、总结概要等功能,相当于随时帮你截图保存,而且保存的结果是可检索、可交互的。

就苹果手机客户端来说,它主要包括以下功能。首先,它会自动捕获你在Safari浏览器中阅读的内容,包括导入的屏幕截图,你可以随便浏览和搜索。应用启动后,屏幕下方会出现一条可以来回滑动的时间线,滑动它即可显示你之前使用过的内容。在搜索功能里,输入「law」,Rewind将我们刚才浏览过的包含这个关键信息的页面呈现出来。因为接入了Gpt-4,连带有「law」内容的图片也会被准确搜索出来。在「AskRewind」功能里,因为接入了GPT-4,我们可以就自己看到的任何内容提出问题,包括创建摘要,跨应用总结信息。我们尝试让它总结浏览过的网页中有关GPT-4法律应用的案例,结果找到了。

除了快速浏览过去的任何内容,还能进行复制粘贴操作。针对Mac电脑开发的客户端功能更加强大,包括自动整理会议摘要、起草电子邮件等。总体来说,Rewind还是很有自己特点。

为了搜索用户所说的或听到的任何内容,他们使用了最先进的自动语音识别(ASR),尤其是针对会议发言、讨论和决策内容,甚至以可视方式共享的内容,Rewind都可以捕获它们。就图片信息而言,只要你说出关键词,Rewind会先根据会议音频内容生成文字记录,再根据文字记录定位关键词并显示相应图片内容。另外,出于隐私考虑,所有录音会本地存储在用户的电脑包括手机,只有用户可以访问它们。用户数据也不会用于训练AI模型。虽说OCR、ASR可以在本地完成运作,但用户与Gpt-4的交互仍然需要将数据送往云端。Rewind的解释是,「仅有基于文本的相关数据」会被传至云端,不包括其他音频、视频、图像类。

除了GPT-4赋予的底层能力使「倒带」成为可能,Rewind的成功还离不开苹果特色的硬件基础设施。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先推出电脑版本,再过渡到苹果手机。比如,芯片。最初,产品仅在最新的Mac上工作,因为它们依赖于苹果的M1和M2芯片。

RewindAI联合创始人DanSiroker在官方博客中写道,「我们几乎利用了片上系统(SoC)的每个部分,因此运行Rewind在录制时不会占用系统资源(如CPU和内存)。感觉几乎难以察觉。」另外,还需要发明一种压缩技术以适应现有硬盘规格。在本地存储所有录音意味着压缩技术非常重要。Rewind可以将原始记录数据压缩多达3,750倍,而不会造成重大质量损失,例如,10.5GB的原始录制数据变为2.8MB。即使你的苹果产品用的是最小硬盘驱动器,也可以存储多年的录音。

虽然Rewind的功能非常强大,但它对用户隐私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当你授权的应用越多,又自然引发担心:Rewind对个人隐私的威胁。当我们打开应用时,迎面而来的就是一系列需要授权的请求,包括在我看来非常隐私(以至于几乎不授权给任何手机应用)的应用程序(例如相册),有多少人会将这些非常隐私的足迹共享给一个AI应用呢?

Rewind是付费的,价格并不便宜。所谓免费,也仅限于50次试用。其中浏览、搜索和Ask(Gpt-4),每个功能启用一次就算消耗了一次。12美元的月付费只有10次的「倒带」机会。虽然36美元套餐不限次数,但考虑到它目前还很难说是刚需,36这个数字仍然感觉偏贵。

本页网址:https://www.xinzhibang.net/article_detail-9639.html

寻求报道,请 点击这里 微信扫码咨询

关键词

RewindAI 倒带 数字信息

分享至微信: 微信扫码阅读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

相关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