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下半场的投资机会

新知榜官方账号

2023-07-06 15:11:23

智能汽车:下半场的投资机会

AI浪潮席卷全球,很多下游应用领域都受到追捧,游戏、传媒、广告、办公、教育行业,股价涨幅一轮高过一轮。但要说真正的星辰大海,还要算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自动驾驶。

这是一个万亿级别的大应用,也是极具颠覆性的应用,解放的不仅是司机的双手,更是一系列产业的变革和创新。汽车业百年来最重要的一次变革,已经来到眼前,电动化只是上半场,而且大概率已经走得差不多,智能化的下半场,才刚刚开始。这里面蕴含的“金矿”,远远比电动车大。

自动驾驶在两年前曾经有过疯狂的炒作,但由于处在讲故事阶段,商业化还不明朗,所以最后又掉了下来,而且直接埋了一众自动驾驶初创公司。但如今,商业化的脚步正一步步靠近,这一次,很可能不一样了。

政策催化

自动驾驶的商业化,一直被人诟病的,除了技术层面,就是相关的政策法规的不明确。如今,国家在这块动作频频。6月以来,如同春风拂过解冻后的沃土,自动驾驶领域从政策到产业刺激不断,结合市场反应,主要是为自动驾驶向L3标准跃升而提前“预热”。

市场都认为这是在给L3标准落地铺路,早前华为智能汽车CEO余承东也表示,L3级自动驾驶标准预计于6月底发布。为什么L3落地会引发这么大的轰动?自动驾驶分为五级,L3被认为是从辅助驾驶到无人驾驶的一个分水岭,而目前上路行驶的车辆普遍都是L2。L2大部分时间仍然需要驾驶员来操作,只在少数路况下手能够暂时脱离方向盘,到了L3刚好反过来,因此它的应用也就标志着驾驶权将从人移交给自动驾驶系统。允许L3上路将加速汽车智能化水平提升,就像终于把小孩送进了大学,他自己要学习专业知识,独立面对社会百态,认知和阅历将得到更好的锻炼。

车企在这方面更是频频给出新的动向,结合政策铺路,这次可能不只是噱头,而是将形成新的竞争焦点,加速智能化级别渗透。尽管L3还未全面施行,国内多家车企也已经在积极铺开城市NOA(领航辅助驾驶)。而特斯拉的FSD,在经过多年的频繁跳票之后,马斯克宣称已经越来越接近“chatGPT”时刻。

大幕已经拉开

电动车是上半场,智能车是下半场,是新能源汽车业内外的共识。6月电动车销量走出了之前的低迷,按乘联会口径,零售量大概在67万辆左右,环比增长了15.5%。上个月国6B政策及时延期执行,让笼罩在消费者头上的乌云终于消散,购车信心又回来了,电动车渗透率加速爬升,目前已经达到了37%的水平。销售的回暖,在加快电动车普及的同时,也为自动驾驶商业化积累更多的基础用户和数据量。从时间上看,国内的电动化上半场,基本已经走过了。无论纯电还是混动,小型轿车还是SUV,甚至各个价格段的电动车都挤满了车企,电动技术迭代速度放缓,领先车企迟早会失去这种先发优势。而像锂电池这类主要构件的出货量也已经出现增速放缓的现象,随着产能过剩竞争逐渐加剧。而自动驾驶等级提升,相应的软硬件配套却展现出更高的增速。

根据Yole,到2027年与自动驾驶有关的激光雷达预计约出货19.4万颗,22-27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87.1%。自动驾驶严格意义上也是属于AI,是AI在汽车领域的应用,AI芯片的绝对老大英伟达,其实也是自动驾驶芯片领域的绝对老大。可以说,投资自动驾驶芯片,抓住英伟达就可以了。

“钱”途无量的领域

从自身价值以及商业化潜力来看,软件和芯片是核心中的核心,也是能够带来最大商业价值的部分,其次是摄像头、激光雷达这类感知零部件。因为前者适用于软件和芯片的估值逻辑,而后者只是制造业的估值逻辑。但不管怎样,这些都处于刚起步的阶段,后面的星辰大海,还远着呢。

智能化的核心就是自动驾驶,围绕这个概念而铺排出来的产业链是首选。硬件方面,最有价值的,一个是感知部分,也就是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等,相当于汽车的眼睛,这块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产业链,可以选择的概念股也不少。如联创电子,做汽车摄像头的,已经成为国产特斯拉的供应商,还有从智能手机产业链转过来的舜宇光学。另外,日韩和中国台湾地区的摄像头公司也是非常有竞争力。至于激光雷达,这个主要取决于自动驾驶公司所选用的路线,如特斯拉是纯视觉路线,激光雷达就不会出现在它的车上。激光雷达的上市公司相对要少,一级市场倒有不少。芯片这块处于高度垄断型的行业,最后能够跑出的一定是少数,所以要选择投资对象,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抓住实力强大的龙头公司即可。

本页网址:https://www.xinzhibang.net/article_detail-6437.html

寻求报道,请 点击这里 微信扫码咨询

关键词

智能汽车 自动驾驶 电动车 算法 芯片

分享至微信: 微信扫码阅读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

相关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