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榜官方账号
2023-07-04 18:22:42
数字人是互联网生态转向的一个标志,企业开始打造数字人,从而进行场域新开拓,寻找更多的商业可能性。媒介环绕之下,虚拟造物频繁登场。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虚拟人带动产业市场规模和核心市场规模,分别为1074.9亿元和62.2亿元,预计2025年分别达到6402.7亿元和480.6亿元,增长态势强劲。
数字人作为点缀上场后便无下文,也隐约体现了当下数字人尴尬的现状。数字人一度被认为是最普适的解决方案,如何迈进虚拟世界,找到新的增量,数字人正在成为各大企业抢占先机的重要手段。
数字人在市场应用中主要有服务型和身份型两大类。服务型主要针对B端市场,将数字人看做高效智能组件,为企业提升产能、降低成本。身份型数字人则面向C端用户,以打造虚拟偶像或虚拟IP的形式,汇聚流量与粉丝,进而变现。
服务型数字人的优势在于直观可感的视觉形象让数字人区别于传统的AI助手,能够替代真人服务,且通过智能技术驱动能够完成简单内容生产、提供相应服务。人化形体的优势在于,这类数字员工能够介入的场景更为丰富,尤其在陪伴性服务业中能够大量节省人力。但数字人的成本与实用性问题尚未解决,人格身份运营也多受诟病。
身份型数字人的核心在于“人格”,围绕人进行的内容生产与信息输出对于受众而言有天然的瞩目性与亲和力。目前已经推出的身份型数字人主要集中在游戏、传媒领域,通过打造虚拟偶像或虚拟IP,汇聚流量与粉丝,进而变现。但身份型数字人的方向似乎跑偏了,缺乏“人格”叙事,丢失了人格化运营的精髓。同时缺乏长期运营规划,数字人格打造需要长期连贯的运营维护。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讲,数字人是最理想的元宇宙入口,通过与虚拟数字人的交互进行虚拟生产和劳动,形成虚拟世界的社会关系和结构。所以各大企业纷纷选择以数字人入局元宇宙,抢下先手棋。但数字人所遭遇的根本阻力与元宇宙相同,是现实世界的受众还没有完全准备好进入一个万物皆媒,全面虚拟的数字世界。这种落差可能体现在受众对数字人仿真效果的接受障碍上。而现在的情况是,数字人被孤立地抛掷到市场上,将其视作现实世界的“虚拟奇观”进行售卖。数字人必须尽快摆脱“吉祥物”的身份,从全新的维度审视数字人的存在,思考数字人的未来。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
相关快讯
推荐
用Deepseek写AI绘图提示词,像呼吸一样简单!
2025-02-19 16:12
你以为AI绘画是黑科技?其实早成了“路边摊生意”!
2025-02-19 10:15
Flux爆火,全网最全面最详细的Flux使用教程!
2025-02-18 14:19
用AI如何创作音乐,实战教学来啦!
2025-02-17 17:23
MidJourney让你秒变绘画大神,从零开始画哪吒!
2025-02-17 14:56
AI应用新境界:让人工智能成为你的得力助手
2025-02-14 15:45
AI短片革命:当创作遇上智能,人人都能成为导演
2025-02-14 14:53
AI狂潮下的人类职场:是失业危机还是进化契机?
2025-02-13 16:53
开启影视创作新纪元,效率提升 10 倍的神器来了!
2025-02-13 15:11
深度解析DeepSeek:当AI技术照进创作产业的未来
2025-02-12 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