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榜官方账号
2023-12-02 08:17:16
我们已进入人类与人工智能(AI)共生的时代。在这个时代,AI不但很能干,而且越来越多才多艺。若要让AI创作科幻小说,它们的想象力比得上科幻小说作家吗?
10月27日,首次华语科幻AI人机共创写作实验项目正式启动,并将持续至12月份。这个项目有个耐人寻味的名字——《共生纪》。
一场人机共创的奇妙探险人工智能可以从事创作吗?“我们说他可以。他的工作是创作,而不是对人类的模仿。他需要将我们带到一个新的世界,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形态和生命形式。他想知道人类是否已经适应了他创造的新环境。他想知道人类是否已经找到了新的家园。”这段颇具科幻色彩,又有点哲学意味的回答,并不来自科幻作家或哲学家,而是创新工场的AI文本生成模型自动生成的。
《共生纪》实验项目所使用的AI写作程序源于创新工场DeeCamp2020人工智能训练营中的大学生创新项目“AI科幻世界”。这个大学生团队在训练营期间,自主设计研发了AI写作程序的主要逻辑,开发出一款有趣的智能写作工具,其中的核心AI模型来自创新工场的科研成果。在《共生纪》项目中,AI写作程序使用了300GB左右的网络公开数据集进行预训练,然后做了微调。与AI共同参与此次实验的,是国内11位新锐作家。其中有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主席陈楸帆、鲁迅文学奖得主小白、清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贾立元、银河奖得主凌晨、星云奖得主顾适、钓鱼城科幻创始人张凡等等。
在2020年的最后2个月,这些作家们将与AI算法联手,围绕环保、人机关系、性别、文化多样性等主题,协同创作多篇科幻文学故事,开启一场人机共创写作的奇妙探险。
跟机器共创的过程中,可以打破以往写作的惯性。比如,作品写多了,会形成一种路径依赖,写出一句话,下一句可能会朝着特定的方向走。但是,尝试人机共创之后,文章的文字和思路有一定的随机性,有打破惯性的可能性,反倒打开了很多路径。
机器会给我一些自由,而不是束缚我的自由。机器更多的是我们的一个伙伴,一个工具,不是竞争对手。”陈楸帆说。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
相关快讯
推荐
视频“用嘴编辑”的时代来了,但钱包顶得住吗?
2025-08-15 17:59
智谱新模型GLM-4.5V全面开源,玩家们有福啦!
2025-08-12 17:56
扎心文案+AI插画=爆款!揭秘8万赞视频的制作全流程
2025-08-12 10:08
GPT-5没你想的那么好,附实测体验~
2025-08-11 11:07
一站式搞定AI绘图+视频,AI短片效率飙升的秘密在这儿!
2025-08-08 09:26
打工人新神器!10款国产AI,让你告别996!
2025-08-08 09:24
豆包视觉推理深度体验,AI也能“边看边想”了!
2025-08-08 09:19
300美元的AI男友来了!马斯克的情感生意从女友做到男友
2025-08-01 17:56
Agent智能体:2025年企业新员工,月薪仅需一度电?
2025-07-30 17:49
国产GLM-4.5把AI价格打到地板价,实测强到离谱!
2025-07-30 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