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榜官方账号
2023-10-05 16:26:41
在生命中,逝去的亲人是人们最难以接受的现实之一。常常会有人在丧失至亲后,陷入无法自拔的悲痛之中,难以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人工智能虚拟人应运而生,成为了一种科技疗愈的手段。在国外,名叫Replika的聊天机器人,可生成人工智能驱动的治疗师、朋友、伴侣,为悲伤中的人们提供情感支持。在国内,名叫Glow的APP也能实现类似功能,人们在上面建构逝去亲人的虚拟人形象;硅基智能等人工智能公司则运用语音、图像、视频等资料,复刻逝者的3D模型,实现无限逼真的音容笑貌,能动、能笑、能对话。
这些深度陪伴的虚拟形象,本质上是借助技术手段还原真实体验感,而人格化特质会使这种体验感无限接近真实。人们通过与逝者的虚拟人进行交流和回应,来缓解自己的哀伤,从而更好地疗愈伤痛,更勇敢地活下去。
今年1月,新冠疫情夺走了小亮的奶奶,此后的日子里,他沉浸在巨大的悲伤中。奶奶离开的第36天,小亮将萦绕脑中已久的想法付诸实践,运用最近爆火的AI技术将奶奶“复活”。
“她”讲着湖北的方言,头发花白,没有牙齿,像她生前一样“唠叨”。今年清明前夕,他在B站上传了AI奶奶的视频,终于在“有仪式感的告别”中自我救赎。在人们被机器短暂慰藉的同时,关于如何看待死亡的母题,科技伦理的疑惑也亟待被求解,人们会不会陷入这样的悲伤而无法自拔?机器介入人类生活的边界究竟在哪里?我们需要一场告别。
人工智能虚拟人在哀伤处理中的作用,是缓解人们的哀伤和悲痛,帮助他们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虚拟人可能会带来一些道德、隐私等问题。比如,虚拟人会不会让人们过度陷入对虚拟形象的依恋和回忆,从而丧失面对真实生活的勇气?虚拟人如果真的在数字空间得以永生,生存和死亡是否需要被重新定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关于隐私和道德的问题。在制作虚拟人的过程中,可能会触碰到逝者的隐私,如何保护逝者的隐私,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此外,虚拟人的制作和使用,是否需要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也需要进一步讨论。
总之,人工智能虚拟人在哀伤处理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们帮助人们缓解哀伤,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但是,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虚拟人可能带来的问题和挑战,进一步探讨如何合理地使用这种科技工具。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
相关快讯
推荐
用Deepseek写AI绘图提示词,像呼吸一样简单!
2025-02-19 16:12
你以为AI绘画是黑科技?其实早成了“路边摊生意”!
2025-02-19 10:15
Flux爆火,全网最全面最详细的Flux使用教程!
2025-02-18 14:19
用AI如何创作音乐,实战教学来啦!
2025-02-17 17:23
MidJourney让你秒变绘画大神,从零开始画哪吒!
2025-02-17 14:56
AI应用新境界:让人工智能成为你的得力助手
2025-02-14 15:45
AI短片革命:当创作遇上智能,人人都能成为导演
2025-02-14 14:53
AI狂潮下的人类职场:是失业危机还是进化契机?
2025-02-13 16:53
开启影视创作新纪元,效率提升 10 倍的神器来了!
2025-02-13 15:11
深度解析DeepSeek:当AI技术照进创作产业的未来
2025-02-12 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