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孙燕姿在攻占我的耳机!——AI声音背后的技术与法律风险

新知榜官方账号

2023-10-02 20:26:37

概述

最近,一个叫做“AI孙燕姿”的歌手走红社交网络,而且歌曲发布量惊人。既有《天黑黑》《我要的幸福》《绿光》等成名曲,也甚至有《漠河舞厅》《向天再借五百年》等与她毫不搭界的歌曲,就是通过技术手段训练孙燕姿的声音来演唱你所希望听到的任何歌曲,而且最后生成的效果竟然毫不违和。

相比于真人歌手,AI孙燕姿的音色更加百搭,翻唱的歌曲也更加多样。但是,这种技术背后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和侵权问题也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技术背景

AI孙燕姿的产生离不开音色转换算法,其中最著名的是开源项目So-VITS-SVC。这个项目可以利用数段音频训练出一个具备目标音色的声学模型,并能对其他语音、歌声文件进行音色转换。通过这个项目,用户可以轻松地创建一个自己的“AI歌手”,并让它演唱任何想要听到的歌曲。

不过,这种技术并非完全无法辨别。尽管AI孙燕姿的声音非常接近真人孙燕姿的声音,但在气息、技巧、情感等方面还是有所欠缺。因此,对于专业歌手和音乐人来说,AI声音并不能完全取代真人演唱。

法律风险

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平台规范暨行业倡议中,禁止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创作、发布侵权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肖像权、知识产权等。如果AI孙燕姿涉及侵权,具体涉及哪些方面?

如果孙燕姿对该歌曲具有著作权,那么以AI的方式翻唱孙燕姿的作品就违反了我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侵害了其合法权益,至少侵害了孙燕姿的表演权和网络传播权。如果以盈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所有者或表演者的允许,则违反了法律法规,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如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

当然,根据目前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侵权人并非AI系统或虚拟人,而是掌控或者可以指挥AI系统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因此,如果使用AI声音产生侵权问题,责任应当由使用人承担。

结论

AI声音技术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是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法律风险和侵权问题。对于使用人来说,应该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得利用AI声音产生侵权行为。对于专业音乐人来说,AI声音并不能完全取代真人演唱,但是可以作为一种补充,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本页网址:https://www.xinzhibang.net/article_detail-14999.html

寻求报道,请 点击这里 微信扫码咨询

关键词

AI孙燕姿 人工智能 侵权 音乐 技术 法律风险

分享至微信: 微信扫码阅读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

相关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