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才流向:传统车企招聘需求缩减三分之二

新知榜官方账号

2023-10-01 01:24:54

和候选人王铭长达半年时间的交流,汽车行业资深猎头李元终于成交了这一单。

王铭从毕业起就进入了某头部互联网企业,长达十几年的工作中,他担任智能驾驶业务中的重要角色。在李元接到某传统汽车主机厂旗下造车新势力品牌的招聘需求时,他第一时间想到了王铭。“最终让他下定决心的是主动求变的心态”,李元告诉Tech星球。

不只是王铭,一个值得关注的人才变化趋势是,近两年,越来越多AI和自动驾驶大方向下的行业人才,开始关注来自传统车企的工作机会。此前,据21世纪经济报道援引业内人士透露,前L4级自动驾驶卡车公司千挂科技CEO陶吉,即将入职长安汽车,负责长安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向长安汽车总裁王俊直接汇报。公开履历显示,陶吉2010年加入百度,曾参与百度自动驾驶项目从0到1的搭建过程。除了陶吉以外,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

今年2月,原小鹏汽车自动驾驶研发副总裁谷俊丽,出任奇瑞汽车副总经理;8月,前地平线智能驾驶研发总监廖杰加入了比亚迪,担任智能驾驶上海团队负责人;而原华为自动驾驶产品线核心团队负责人姜军,也投身到了极氪,负责智能座舱等业务。

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向Tech星球表示,从商业化的角度出发,汽车是最接近于AI落地的场景之一。与此同时,L4级别的自动驾驶落地遇冷,行业内部分相关性的人才出现了冗余。随着传统车企接连“卷”入智能电动化转型,人才与市场之间的新一轮匹配正在开启。

传统车企抢AI人才

2020年6月10日,特斯拉首次超越丰田汽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而根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78.8万辆和374万辆,同比增速均超40%。这让传统车企感受到了来自智能化、电动化的竞争威胁。

就在2022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语出惊人,他说,“我认为未来3-5年,会有80%的中国(燃油车)品牌关停并转。”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车企近几年来开始加速转型突围。2020年11月,广汽埃安独立运营,随后启动混改,东风汽车在这一年成立了独立的新能源品牌岚图。2021年,长安汽车与宁德时代、华为联合推出了阿维塔,吉利则推出了旗下高端智能纯电品牌极氪。

相较于造车新势力,尽管传统车企的“新二代”们有资金、造车经验,但其因为缺乏相关的互联网思维和软件研发能力,在与智能汽车的比拼上,一度处于下风。在这样的趋势下,传统车企的招聘需求出现了变化。李元告诉Tech星球,“以前传统汽车招聘的人选大都毕业于机械、汽车工程、交通运输等专业,现在的汽车行业在校招层面,则越来越关注于软件工程,包括人工智能专业的人才。”

高薪时代过去了

王铭受邀的职位,是某传统车企“新二代”的智能驾驶业务的一位负责人,李元告诉Tech星球,他主导了这家公司智能驾驶体系的建立。据李元透露,王铭拿到的年薪总包在300万以上,属于传统车企的高薪职位。但相比王铭之前所在的互联网大厂给到的福利制度和股票等收入,并不算太高。“而且相比之前熟悉的环境,在新的企业中,他还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做出更大的成绩。”

在薪酬层面,相比互联网企业,传统车企在这场AI人才争夺战中,并不具备太大的优势。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上汽集团总薪酬283.5亿,人均薪酬13.1万;广汽总薪酬88.5亿,人均薪酬8.8万;长安总薪酬是69.4亿,人均薪酬16.5万。而互联网大厂腾讯2022年的员工人均年薪,已经达到了102.53万元。

在这个要求的背后,透露的则是传统车企在新能源这场市场争夺战中的紧迫感。随着智能化军备赛进入下半场,传统车企试图通过扩充软件算法工程师人才,提升自研和技术预判能力。“他们希望以最快的速度补足智能驾驶,特别是AI算法的能力”,上述分析师谈到。因此,相较于内部培养,外部招聘有相关经验的人才显然要快得多。

向左,还是向右

在这场从互联网企业迁徙传统车企的人才流动中,也出现了“不适应”的现象。李元所完成招聘的人才中,很多都曾向他讲述过传统车企与互联网公司之间存在的不同,其中甚至还有一些抱怨,比如“为什么效率这么低”、“重复了很多次,但很多问题依旧得不到解决”等。相比互联网企业,汽车作为制造业汇报链条长,决策周期自然也会更长。

但与此同时,李元认为这种“不适应”是正常的,行业转换必定有相应的适应周期。“现在行业很内卷,如果晚个一两年,就可能会落后很多”,李元表示。

本页网址:https://www.xinzhibang.net/article_detail-14628.html

寻求报道,请 点击这里 微信扫码咨询

关键词

AI人才 传统车企 招聘需求

分享至微信: 微信扫码阅读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

相关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