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榜官方账号
2023-09-29 16:04:22
2023年5月27日,是复旦大学118周年校庆。“校庆种种活动,以促进科学研究为中心。”从1954年校庆前夕时任校长陈望道提出这一主张开始,在校庆期间举办科学报告会,就成为复旦的重要学术传统之一。赓续学术传统,百年弦歌不绝。5月9日起,来自文社理工医各学科的40多位复旦名师将陆续带来学术演讲。
第一场学术演讲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徐英瑾主讲,主题为《从人工智能哲学的角度看ChatGPT》。徐英瑾从哲学的角度对人工智能中的ChatGPT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问题。
ChatGPT的英文全称是ChatGenerativePre-trainedTransformer,其中Chat(聊天)一词,在人工智能领域地位特殊,这源于图灵测验的一项发明——早已出现的“聊天盒(chatbox)”技术。而ChatGPT作为一种大型语言模型,是“传统神经元网络技术+深度学习技术”的进阶版,通俗来说,就是通过数学建模建造出一个简易的人工神经元网络结构。尽管ChatGPT的语言通顺程度和机器翻译水平令人赞叹,但谈到这种模型与人类的根本区别,徐英瑾指出,人工智能的进步,实际上是统计学意义上的进步,是通过不断迭代的大规模数据集和人工语料训练后“野蛮投入”的结果,因此,纵使ChatGPT看到“路遥知马力”能接上“日久见人心”,但它并不能真正理解中文诗词的精妙内涵。
人类对机器是否能思考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徐英瑾从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映射关系切入,介绍了人工智能之父阿兰·图灵提出的行为主义标准。判断一物是否有言语行为从而认定其是否智能,这便是著名的图灵测试原理。没有通过图灵测验,是否仍有可能被认定为人工智能?徐英瑾认为,与人类顺畅沟通的言语行为并非认定智能的必要条件,而只是充分条件。
从海德格尔哲学的角度看,ChatGPT这种人工智能系统训练方式将不得不把“常人”的意见加以建制化与机械化,由此使得社会意识形态的板结现象变得更为严重。从机器的视角看,一个正确的意见就是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意见,因此,少数“异类”提出的“离经叛道”之说在技术上就会被过滤掉。徐英瑾强调,“假若ChatGPT技术在托勒密的时代就出现,哥白尼的‘日心说’恐怕会永远被判定为错误答案。”
徐英瑾认为,要想真正走通人工智能道路,需要在结合节俭性算法与推理引擎的基础上,兼顾哲学思维带来的“破”与“立”。技术的跨越必然需要带来应用场景中的深入观察,无论人工智能变得多聪明,适应与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是根本指向。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
相关快讯
推荐
300美元的AI男友来了!马斯克的情感生意从女友做到男友
2025-08-01 17:56
Agent智能体:2025年企业新员工,月薪仅需一度电?
2025-07-30 17:49
国产GLM-4.5把AI价格打到地板价,实测强到离谱!
2025-07-30 09:08
用AI批量生成治愈系漫画,月入2000+
2025-07-29 09:59
千亿市场规模背后,AI短剧商业化迎来爆发期?
2025-07-17 09:19
15个作品涨粉26万!AI历史账号又出王炸案例!
2025-07-09 09:37
亲测真香!这6个AI工具让工作效率翻倍,同事追着问链接
2025-06-17 16:21
FLUX.1 Kontext 一出,AI生图领域 “地震” 了!
2025-06-06 15:38
用Deepseek写AI绘图提示词,像呼吸一样简单!
2025-02-19 16:12
你以为AI绘画是黑科技?其实早成了“路边摊生意”!
2025-02-19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