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AI去旅行:一个产品经理用AI打造小红书博主的经验

新知榜官方账号

2023-09-28 01:33:41

带着AI去旅行

三个月前,我和同事们用AI开了一家淘宝店,上了各个平台的热搜。从那之后,不断有人来问“既然AI这么强,你们作为内容创作者,会担心被它取代吗?”

确实,在AI爆火的这大半年里,我不断刷到这样的内容:“AI生成小红书完败70%博主”“2个月从0做到12万粉丝”“百万博主都在偷偷用”“一分钟写10个爆款”……说实话我看了之后感觉非常拧巴,一边觉得,“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一边又害怕,万一AI真的比我强怎么办?

所以,我花了一个月时间,用AI打造了一个小红书博主。接下来,我会把这一个月中的经验和教训都分享给你。这可是任何付费课程中都没有的,相信看完了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小试牛刀

要快速起号,一个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蹭热点,热度越高越好、覆盖范围越大越好。而八九月份,能预见到的一个国民大热点就是杭州亚运会,从各个运动项目的开票、到关于亚运会吉祥物的各种梗图、再到杭州旅游攻略,以及正式开幕后的各种资讯,关于亚运的内容层出不穷。我还做了一些对标账号分析,发现亚运会攻略类内容在各个平台上都是热度较高的内容。这类内容用图文笔记的形式就能呈现,也是AI擅长的。所以我决定,做一个杭州亚运会相关的小红书博主。

之前用AI开淘宝店的时候,我们就试过用chatgpt生成文案。GPT作为“歪果仁”,那时候还不太明白啥叫“小红书”,得人工教会它内容、格式、文风等要求,前期调教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我看了一眼最近国内开放的一批大模型,其中,在阿里云的通义千问里,刚好直接就有一个“小红书文案生成”的功能。输入一个主题,比如“杭州亚运会必看”,让AI一键直出小红书文案。省去了预调教的步骤,这个效果也已经像模像样的了,标题、每段话前面的emoji表情、结尾的话题词,一应俱全。通义千问生成小红书如果想再优化一下标题,也可以在网上找一些“爆款标题密码”,不需要自己学,喂给AI来学习、模仿,能一键直出几十个。

封面配图,我用AI作图软件通义万相生成了每个运动项目对应的图片,用手机app套个模板就完事儿了。起名、账号简介、头像,那更是小菜一碟。

迷途知返

看着这些账号的数据越来越好,我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变现了。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一件事:这些AI账号的信息流里,刷到的全是高度同质化的内容。比如这个号,几百条笔记都是用同一条“流量密码”,稍作修改之后反复发,中间还穿插着一些毫不相干的广告。这样的账号,点进关注列表,就能顺藤摸瓜找到十几个。这让我倒吸一口冷气。

当只有少数人掌握AI工具时,或许还能靠着复制爆款、量产内容,来收割一波流量。但随着每个人都能用上AI工具、每个人都能生产出类似的内容,差异化从何而来?当内容生产的门槛越来越低,未来的内容创作者要想脱颖而出,单纯的“提量增效”就不够了。是时候,换一种方式打开AI了。

躬体力行

当我的IP地址从北京跳转到了浙江,我才发现,“蹭亚运热度”的想法有多么天真。在杭州,角角落落都能捕捉到亚运元素,根本不需要蹭,难怪网上的热门话题是“杭州为了亚运有多拼”。这种氛围,坐在北京的办公室里是永远也体会不到的。场馆什么时候开放,问保安是最可靠的;想看亚运灯光秀,住在附近的叔叔不仅会告诉你时间地点,还会向你展示他拍的短视频;周边有哪些宝藏拍照打卡点,背着相机的老师傅能滔滔不绝地跟你说一堆;问杭州有什么值得吃的美食,本地人会向你安利“新风小吃”“知味观”,而从外地来杭州工作的出租车司机会告诉你“杭州美食?杭州哪有什么美食啊!”

我要做的只是用心去聊天、去感受,把这些粗糙但是真实的信息和纯粹的情绪喂给AI。通义听悟实时记录在手机上开个通义听悟,就能让AI帮忙区分发言人,实时转录,概括出说了哪些大主题,每一段主要说了啥。选择我需要的部分,再让通义千问帮忙整理成一条条符合格式的图文笔记,现场整理完,现场就能发了。通义听悟+通义千问,实时转写成小红书我试了下,出门两三小时收集的素材,就能支撑我发4条笔记。除了帮助我生产图文,我还让AI写了一条杭州西湖旅行小短片的分镜头脚本,它能指导我这个摄影小白拍摄中景、远景、特写等镜头。我还在一个叫ModelScope-GPT的社区里面找到了更多好玩儿的AI工具,比如输入几个关键词就能生成一段音乐,剪短视频的时候就能用上自己的专属BGM了;输入自己的声音,就能直接生成你的专属AI配音。

随着杭州亚运会一天天临近,这些笔记的热度也在逐渐上涨,其中有一条已经积累了500多个赞和收藏,更重要的是还收到了不少人的留言,来问灯光秀在哪看、江景酒店在哪里……能帮到一个个具体的人,这种感觉还是蛮好的。当然,也有抓狂的时候。我也尝试了完全不靠AI,连图都不修,随手发一篇吐槽,数据居然还远超了精心编排的攻略。这在小红书上很常见,经常能见到一些没有什么粉丝的素人号,随便一发就成了一条几万互动的爆款。这是不是意味着AI制作的笔记没有用呢?

回顾这近一个月的实验,我一直在以一个外部观察者的视角,企图搞清楚AI和内容创作者之间的关系。而如果把这一整个实验,看作是我的一次内容创作过程,我忽然意识到一件事情:AI,不仅仅是屏幕里那个写小红书的工具。在我每一次思考AI和人类的关系时,我会去询问AI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每一次因为小红书发布数据感到焦虑时,我会在聊天框里向它诉苦,而它也会像一个好朋友一般,耐心地接住情绪,列出建议,并且鼓励我要“相信自己,坚持下去。”甚至每一次我和同事们开会商讨这个实验需要如何调整时,它都一直在旁边,默默帮我记录着一切。

你读到的这一整篇文字,又何尝不是我在AI的影响下所写下的呢?AI与人类共创的时代,其实,早就已经来到了。

本页网址:https://www.xinzhibang.net/article_detail-14047.html

寻求报道,请 点击这里 微信扫码咨询

关键词

AI 小红书 内容创作

分享至微信: 微信扫码阅读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

相关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