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的自我意识

新知榜官方账号

2023-09-16 23:04:24

当科幻世界引进的机器人看起来及行为像人一样,这些世界的居民迟早会面对机器人自我意识的问题。如果一台机器是为了真正模仿人类而建造的,那么它的“大脑”就必须足够复杂,不仅能像我们一样处理信息,而且还能实现某些使我们成为人类的抽象思维。这包括承认我们的“自我”和我们在世界上的地位,一个被称为意识的状态。

在AMC系列的第三季《人类》中,像人类一样的机器人被称为synth,它已经实现了自我意识的挣扎。但是,在现实世界中,人工智能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哲学家们把意识描述为拥有一种独特的自我意识,并意识到你周围发生了什么。神经科学家们通过对一个人的大脑活动进行分析,并对感官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意识如何被量化提供了自己的观点。然而,将这些规则应用于人工智能非常棘手。

在某些方面,人工智能的处理能力与人类大脑的处理能力是一样的。复杂的人工智能系统使用一种叫做深度学习的过程来快速解决计算任务,使用分层算法的网络来相互通信来解决越来越复杂的问题。这是一种非常类似于我们自己大脑的策略,在这里,信息可以加速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在一个神经网络中,深度学习使人工智能学会如何识别疾病,赢得与世界上最好的人类玩家的战略游戏,或者写一首流行歌曲。但是要完成这些壮举,任何神经网络仍然依赖于人类程序员设置任务并从中选择数据来学习。

人工智能的意识意味着神经网络可以自己做出最初的选择,偏离程序员的意图,做自己的事情。当机器开始设定自己的目标并按照这些目标行动时,它们就会变得有意识,而不是按照程序去做。这与autonomy不同:即使是完全自动驾驶的汽车,也会像被告知的那样,从a驾驶到B。

研究人员在《科学》(Science)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中称,机器变得自我意识的一个缺陷是,人类的意识还不够明确,这将使程序员很难在人工智能算法中复制这种状态。科学家根据大脑中发生的计算,定义了人类意识的三个层次。自我意识出现在第三层,即个人识别并改正错误,并调查未知的错误。某些类型的人工智能可以评估它们的行为并对它们做出正确的反应——这是人类意识的C2级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要完成这些壮举,任何神经网络仍然依赖于人类程序员设置任务并从中选择数据来学习。虽然我们非常接近能够自主操作的机器(自动驾驶汽车,可以探索未知地形的机器人等等),但我们离有意识的机器还很远,也或许就不可能!

本页网址:https://www.xinzhibang.net/article_detail-11675.html

寻求报道,请 点击这里 微信扫码咨询

关键词

机器人 自我意识 人工智能

分享至微信: 微信扫码阅读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

相关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