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云计算与生成式AI的融合

新知榜官方账号

2023-08-31 01:41:07

AI大模型

在过去近一年的时间里,AI大模型从最初的框架构建,逐步走到落地阶段。然而,随着AI大模型深入到千行百业中,市场开始意识到通用大模型虽然功能强大,但似乎并不能完全满足不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大模型技术的安全性、解释性、易用性等综合指标正在成为此轮AI竞赛的关键,部分企业不再执着于大模型的开发,而把目光向普惠式AI、生成式AI+多云、大模型的私有化部署等多种商业模式。

云计算

从诞生起,云计算一直被认为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互联网企业们的“第二增长曲线”。但是,受互联网增长红利见顶以及政策监管趋严的影响。从2021年开始,原本处在高速增长阶段的云服务商们纷纷陷入了增速放缓的阶段。从高峰时的超过50%的增速,一路跌至2022年的20%,甚至更低。全球产业需求的消退,导致云计算行业增速失调。根据研究机构TrendForce今年2月的预警,Meta、微软、谷歌、亚马逊这四家云厂商的服务器采购量可能从年增6.9%放缓至4.4%。不过,拐点很快到来。在ChatGPT出现后,即使行业需求放缓,国内外云服务商们也在积极将业务重心转移至AI领域。可见云服务商们逐渐从上半场的“求速度”转变为落地于产业深处,去寻求更高的价值增量。随着第一波上云的完成,企业正在进入深度用云阶段。AI与云的结合不仅能够进一步降低企业上云的门槛,还能为企业实现业务深度的智能化。

生成式AI

根据Gartner《2022年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曲线》报告,尽早采用复合型人工智能(AI)、决策智能等AI技术将给企业机构带来明显的竞争优势,缓解AI模型脆弱性引发的问题,有助于捕捉业务背景信息,推动价值实现。生成式AI革命中,行业对高性能算力的需求迫切,然而现在,昂贵的算力成本下,AI大模型似乎仍是个“富人游戏”。面对GPU价格的暴涨与未来可能到来的“算力荒”,大公司砸钱囤卡,尚可悠然步入AI竞技场,而中小企业没有“钞能力”,在发展AI模型、应用过程中,更容易受算力制约。算力租赁,即对算力进行出租,是一种通过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租用计算资源的模式。算力生产商与云平台的合作由来已久,用户可以通过阿里云、腾讯云等平台租用英伟达的显卡与AI处理器。对于英伟达与云服务商来说,算力租赁是实现双赢的策略。随着AI热潮带来的算力和模型服务需求,正在推动云计算巨头重回增长,但这种增长能否长期持续呢?

云计算与生成式AI的融合

生成式AI与多云可谓珠联璧合。客户的数据无处不在,遍布其数据中心、边缘、云等多处。云被看作是AI的承载,而AI也是云的核心抓手,开展大模型所需要的算法、算力和数据等能力,以及覆盖IaaS、PaaS、MaaS的解决方案。云计算大厂们则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开放赋能,正助力更多企业大步快跑进产业智能化的升级浪潮中,大大缩短了这一升级路径所需时间。未来的技术框架又会进步到何种程度,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页网址:https://www.xinzhibang.net/article_detail-10633.html

寻求报道,请 点击这里 微信扫码咨询

关键词

AI大模型 云计算 生成式AI

分享至微信: 微信扫码阅读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

相关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