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影视创作:工具还是灵感?

新知榜官方账号

2023-08-04 01:26:38

1. 只有预告没有电影

因为《预告:创世纪》在标题中就自带“预告”二字,直接导致不少人误以为这真的是某一部电影的预告片,尤其是在被翻译成中文之后,误导性更是大大加强。但是,作者本人也表示并没有制作长片的打算。准确的说这部短片模仿了当下流行的科幻电影预告形式,当然就时长来看《预告:创世纪》都还算不得正式预告,更像是经常被影迷吐槽的那种时长在一分钟以内的“预告的预告”——业界称为先导预告或概念预告。

2. AI影视创作,核心还是人的创意

对于AI生成工具的讨论都是认为,这些工具的产品化和普及化会又一次带来“创作民主化”,意味着普通人也可以依靠这些工具进行创作。但事实的是这样吗,对叙事、摄影、光线、调色、音乐完全一窍不通的普通人,只要用上了Midjourney、Runway和Pixabay就能在一天之内做出类似《预告:创世纪》这样的短片?答案大概率是否定的,因为Neubert的作品很难被简单的归纳到“AI创作”的胜利上。

3. AI影视创作的现状

每一次的技术迭代最终都会影响到电影创作和内容表达,如今的AI和人类其实已经互相成为了对方的灵感来源,前者依靠学习海量的既有材料不断加强自身,后者则将其视为提升效率的工具甚至创作主题本身。当然这种平衡本身就非常微妙,尤其是涉及到关于现实的收益分配时,如何维持这一平衡同昂需要时间和规范来进一步达成。残酷的现实就是绝大多数人并不具有将生活高度提纯为艺术创作的能力。在这个当下这个阶段,AI的核心能力依然是其工具属性。

本页网址:https://www.xinzhibang.net/article_detail-9198.html

寻求报道,请 点击这里 微信扫码咨询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

相关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