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混战升温,阿里云通义听悟打响大模型应用第一枪

新知榜官方账号

2023-07-12 16:37:22

AI大模型混战升温

配图来自Canva可画2023年伊始,ChatGPT的爆火出圈,迅速引发了业界对于生成式AI应用的关注,AI大模型的竞争更是愈演愈烈。作为参与其中的重要玩家,阿里云先是在4月11日举行的阿里云峰会上,推出了通义千问大模型。紧接着6月1日,阿里云宣布通义大模型进展,聚焦音视频内容的AI新品“通义听悟”正式上线,成为国内首个开放公测的大模型应用产品,这意味着阿里云大语言模型,又向前端应用迈进了一大步。同时其基于AI大模型应用的发布,也相当于给当前纷争正劲的“大模型混战”,掷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通义听悟打响大模型应用第一枪

随着AI大模型涉及的层面来看,主要可以分为应用层、模型层、框架层和芯片层等四个层次,而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公司都还在模型层,深一点的涉及到框架层和芯片层的研究,前端应用目前业内还没有。作为业内首个公测的大模型应用产品,通义听悟的示范作用极为明显。一方面,相比底层技术,靠近应用前端的技术价值将更具想象空间。纵观所有的技术演变历史不难发现,技术的价值核心在于应用普及程度,以及对用户问题解决的程度。正因为如此,承担这一职责和使命的前端应用,往往具备更大的想象空间。以6月1日阿里云推出的通义听悟为例,它通过接入阿里的通义大模型,其作用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具备音视频转写的工具了,而是已经成为帮助人们在音视频场景之下的高效AI助手了。

它为人们提供自动做笔记、整理访谈、提取PPT等多种办公服务,而且能够实现音视频转化成图文内容、分章节摘要和总结全文观点等能力,具备了“类人”的高效检索分类能力。此外,在细分场景中,它还具备不少“宝藏”功能,比如可以打开Chrome插件,外语学习者和听障人士,可以借助双语悬浮字幕条随时随地看无字幕视频,日程冲突时,听悟还可成为职场人士的“开会替身”,在静音情况下入会AI可代为记录会议、整理要点;转写结果可下载为字幕文件,方便新媒体从业者视频后期制作;听悟梳理的问答回顾可以让记者、分析师、律师、HR等群体整理访谈更高效。

另一方面,从阿里云自身来说,通义千问大模型刚刚对外推出不久,就能够迅速推出基于AI大模型的技术应用,说明阿里云AI大模型的确已经比较成熟,具备了衍生AI应用的能力。从模型层到应用层,从AI大模型到大模型应用的诞生,看似简单实则实现起来并不容易。通义听悟打响大模型应用第一枪,对于AI大模型应用的推广和落地,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产业迎来AI惠普时代

随着AI大模型应用的诞生,以深度AI普惠为特征的全新时代,也在逐渐拉开帷幕,AI深度嵌入产业实体,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行业趋势。一方面,通用大模型的高门槛和广泛的垂类领域差异化需求,决定了基于通用大模型的专属大模型和产业应用,会成为未来主流的应用方向,推动AI加速进入千行百业。正如前文所述,通用大模型的高门槛,决定了国内外能够做成通用大模型的公司只是少数,而且随着AI模型变大,AI产业正从“手工作坊”组成的轻工业走向集约化生产,需要高性能、低成本的体系化基础设施,才能完成工业化生产。这种能力不仅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即便是对于各行业头部企业,从0到1优化大模型训练,本身也并不经济,各行各业都需要成本足够低的AI基础设施。

另一方面,发展AI大模型的短期瓶颈是算力,长期来看是数据,因此高质量的前端应用有助于加速企业积累充分的数据资产,增强自身长期竞争力,加速产业应用普惠进程。当前来看,大模型的迅速迭代和进化,迫使所有的参与玩家不断累积算力资源,从芯片、云服务等各方面来优化配置,保证大模型训练所需要的算力支持。不过,从更长远来看,训练AI大模型的算法还在不断优化调整之中,未来随着算法的突破,算力可能不再是瓶颈,而高质量的数据资源将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会受到更多关注。作为业内首个基于AI大模型的应用,通义听悟的面世,有利于阿里加速积累优质数据资源,加速产业普惠进程,为更长期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本页网址:https://www.xinzhibang.net/article_detail-7731.html

寻求报道,请 点击这里 微信扫码咨询

关键词

AI大模型 阿里云 通义听悟

分享至微信: 微信扫码阅读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

相关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