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I大模型竞争激烈,投资谨慎,人才抢夺战打响

新知榜官方账号

2023-07-11 16:44:41

国产AI大模型竞争激烈,投资谨慎,人才抢夺战打响

从今年3月开始,国内的AI大模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截至2023年5月底,国内10亿级参数规模以上基础大模型至少已发布79个。各家公司在大模型领域动作频频,投资机构投资谨慎,市场高薪招聘大模型领域人才入局。本文从数据层面梳理了目前国产大模型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各大企业在大模型领域的行动和投资情况,以及大模型竞争中的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挑战。

国内AI大模型“神仙打架”,科技巨头竞相出手

百度、阿里、腾讯、华为、360、商汤科技、科大讯飞、孩子王、同花顺、我爱我家等各行业公司都涉足AI大模型赛道。另外,大模型在学术界也很火热。随着ChatGPT的火爆,国内还火速兴起了AI大模型的创业风潮,诸多科技大佬以及大厂高管等投身大模型,开启再创业。

投资机构出手谨慎,市场高薪招聘大模型领域人才

大模型创业公司发布一个较为成熟的模型,需要投入大语言模型基础设施、训练和研发人才的成本。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7月4日,今年获得融资的AI大模型创业公司融资金额普遍在千万到数亿元之间。而在AI大模型投资中,IDG资本、经纬创投、真格基金等头部VC的出手较少。市场高薪招聘大模型领域人才也成为各大企业的重要手段。

技术能力、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挑战

大模型对于算法、算力和数据都有很高的要求,需要高昂的训练费用和研发投入。互联网大厂和科技公司拥有更为深厚的资金和技术储备。在人才方面,顶级AI人才展开了抢人大战。在数据层面,大模型的发展需要高质量的训练数据集。在算力层面,国内虽已有像阿里、百度、腾讯等的一些头部科技企业完成数据中心建设,但在容量上和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落地场景方面,不同细分场景落地的成本也是个问题。要想得到一个足够有效且好用的大模型,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赛道上,国内大模型都在朝着更完善的技术方向走去。大模型竞争也将加速国产大模型技术的发展步伐,推动中国AI产业的整体技术升级。

本页网址:https://www.xinzhibang.net/article_detail-7618.html

寻求报道,请 点击这里 微信扫码咨询

关键词

国产AI大模型 竞争激烈 投资谨慎 人才抢夺战

分享至微信: 微信扫码阅读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