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榜官方账号
2023-07-11 04:30:46
工信部通报了31款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SDK,其中包括马蜂窝微信小程序、北京公交APP等产品。近两年来,中国APP侵害用户行为的两个重灾区是“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及“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
工信部通常的整改流程是:APP先自查自纠;有关部门组织检测,若有APP仍被查出存在侵害行为,则点名通报;通报后企业应在限期内完成整改;若到期还未整改,则被下架处理。根据《网络安全法》,侵犯个人信息的,最高可处100万元罚款,并可责令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证照。
APP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需要有关部门的监管与法律的完善,还需要监管技术的配合。监管部门的查证方法之一是检查该APP存储的数据内容,但数据通常会被存在不同的地方,比如有的存在本地设备中,有的存在云端。
对于用户来说,处于弱势的地位,很难发现被侵犯,能做的防范举动也有限。对于监管部门来说,也很难掌握全部信息,目前市面上共有超过400万个APP,监管难以完全覆盖。
四年来,阿里巴巴、字节跳动、腾讯、百度、京东、美团、网易、快手等头部互联网公司均有产品被点名,头部互联网平台公司中,仅有拼多多从未被点名通报。
在过往的案例中,工信部对APP侵犯用户行为最严重的处罚是下架,这是《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办法》等法规决定。若涉及到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相关人员刑拘等处罚,则需要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公安机关的介入。根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非法获取行踪轨迹、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50条以上;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等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个人信息500条以上,就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2019年初,工信部开始相关整治工作。当年1月,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称将于2019年1月至12月,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公告要求,APP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时,要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收集与所提供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收集个人信息时要以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方式展示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规则,并经个人信息主体自主选择同意;在定向推送新闻、时政、广告时,为用户提供拒绝接收定向推送的选项。
2019年11月,工信部印发《关于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将相关行为细化为四个方面的8类问题: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私自收集、超范围收集)、违规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私自共享给第三方、强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不合理索取用户权限(不给权限不让用、频繁申请权限、过度索取权限)、为用户账号注销设置障碍(账号注销难)。
2022年至今,工信部共通报10批超过500个侵害用户权益的应用。今年7月7日通报的是总第30批,今年的第4批。这是今年以来,工信部通报的第4批侵害用户权益的应用程序。
微信扫码咨询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
推荐
阿里Accio中文版上线!一键搞定复杂采购
2025-08-19 09:13
视频“用嘴编辑”的时代来了,但钱包顶得住吗?
2025-08-15 17:59
智谱新模型GLM-4.5V全面开源,玩家们有福啦!
2025-08-12 17:56
扎心文案+AI插画=爆款!揭秘8万赞视频的制作全流程
2025-08-12 10:08
GPT-5没你想的那么好,附实测体验~
2025-08-11 11:07
一站式搞定AI绘图+视频,AI短片效率飙升的秘密在这儿!
2025-08-08 09:26
打工人新神器!10款国产AI,让你告别996!
2025-08-08 09:24
豆包视觉推理深度体验,AI也能“边看边想”了!
2025-08-08 09:19
300美元的AI男友来了!马斯克的情感生意从女友做到男友
2025-08-01 17:56
Agent智能体:2025年企业新员工,月薪仅需一度电?
2025-07-30 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