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声音克隆引发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新知榜官方账号

2023-07-08 07:36:35

人工智能声音克隆引发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1970年4月,披头士乐队解散,数百万歌迷们伤心不已。50多年后的今天,人工智能(AI)正在将“逝去的记忆”复活,重新创作和重新想象披头士乐队的演唱。

然而,AI声音模拟得如此逼真,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和法律问题,甚至导致了电信诈骗的出现。据澳大利亚InsiderGuides网站报道,最新报告显示,2022年澳大利亚人因诈骗损失了创纪录的31亿美元。

声音克隆易被骗子利用在电信诈骗中,骗子用AI软件扫描语音记录并复制,准确率高达99%。他们可以从社交媒体的视频和其他上传音频中提取片段,将其输入AI软件,重现声音并说出不同短语或句子。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电气与数据工程学院副教授迪普·阮晋勇表示,AI模型可以将相对较短的语音片段和字符串片段重建为连贯的句子。有些模型和算法只需一分钟甚至更短时间,就能合成一段相当高质量的克隆声音。阮晋勇表示,先进的AI模型和算法可以很好地合成声音,以至于“普通人很难区分克隆的声音和真实的声音”。

几个月前,亚利桑那州的一个家庭以为接到了绑架电话,电话里的声音听起来与亲人的声音别无二致,结果发现这是一个完全由AI制造的骗局。越来越多骗局的出现让人们担心AI可能成为威胁人们的技术,而且这种技术很容易获得。

人工智能声音克隆在音乐领域的应用

AI声音克隆也扩展到音乐领域,人们用该技术创作出与明星的声音完全相同的歌曲。最近,一位名叫“DaeLims”的创作者在社交媒体发布了几首用AI创作的歌曲。类似的例子还有今年4月,国外网友“Ghostwriter977”用知名说唱歌手Drake和R&B歌手TheWeeknd的声音对AI进行训练,模仿两人音乐风格生成了“合唱”歌曲《我袖子上的心》。这种技术给音乐行业带来了潜在威胁。

随着技术进步,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利用某款软件很容易地将自己的歌声转换为自己最喜欢的歌手的声音。事实已经证明,AI对版权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我袖子上的心》案例中,作为两位歌手签约的唱片公司,环球音乐集团(UMG)很快提出了版权主张,并要求从流媒体服务中撤下这首歌曲。版权如何界定?什么程度的复制才是“合理使用”?又怎么阻止其不合理性使用的扩大化?

作曲家、美国斯坦福大学音乐与声学计算机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帕特里夏·亚历桑德里尼表示,最近大量的AI曲目代表了一项技术的成熟,该技术一直在呈指数级发展,但在过去十年中基本不为公众所关注。这意味着,现在人们可以对AI进行任何方面的训练,但“我们不能指望它会取代人类创造艺术和文化的丰富历史”。

本页网址:https://www.xinzhibang.net/article_detail-6812.html

寻求报道,请 点击这里 微信扫码咨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声音克隆 电信诈骗

分享至微信: 微信扫码阅读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

相关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