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用性中的易理解性怎么用?

新知榜官方账号

2023-07-04 13:02:47

易用性中的易理解性怎么用?

B端产品经理要负责对目标行业和市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调研,了解客户的需求、痛点、期望和行为,找到产品的价值主张。在一个页面中,用户若读不懂当中的信息,不能从中看到有用的信息,这就体现了信息易理解性的重要性。本文将提供控制易理解性的方法,以及对应的具体方式,并结合相关案例,与你分享当中的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什么是易理解性

易用性拆解位四个要素,分别为易理解性、易学性、易操作性和吸引性。从人机交互系统模型中,我们又可以了解到其中有一环是“思维处理器(认知)”,这就是易理解性所在的地方。信息在发现之后,肯定要经过大脑的处理,否则无法理解发现的信息具备什么含义。

比如在一个不懂葡萄牙语的人,看一本葡萄牙语写的书。会读不出任何有用的信息来,只能看到一排排字符。这是个极端的情况,但也说明信息具备易理解性的重要性。

如何控制易理解性

1.信息之间的关联

从空间角度看格式塔原理中提到:我们的眼睛和大脑在观察事物,接收影像刺激的时候,会有一些特别的倾向。这些倾向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辨别事物。

利用其中的“视觉倾向”,把不同类别的信息分开帮助理解,帮助我们快速识别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块。比如用户只想看标题,来判断自己要不要看这篇文章。可以利用“视觉倾向”,比如字体大小、粗细,就可以帮助用户区分“标题”和“正文”。

另外,从时间角度看,当操作之后马上出现变化,用户往往会把这个“操作”和这个“变化”联系起来,甚至哪怕事实上两者没有关系。系统在400ms内对使用者的操作做出响应,这样才能够让使用者保持专注,并提高生产效率。

2.模仿

模仿可靠竞品,能提高用户对产品的熟悉度和安全感。

喻体不但可以是现实中的,也可以是虚拟中的。滑动、点击,人们熟练得使用着设备,使用它们延展自己的世界。图形化所使用的便是“隐喻”。“隐喻”一词来自于希腊语,意思为“意义的转化”,用一个词表达另外一个词。这样交互设计可以用一个熟悉的东西去比喻一个不熟悉的东西,让使用者更好理解、使用一个他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东西。

3.易取原则

易取原则是指用户对于页面内的交互应尽可能明晰,通过把组件、按钮及选项可见化,来降低用户的记忆负荷。

用户不需要记住各个对话框中的信息。要提供精简、准确的信息,不是越多越好。很多产品喜欢在外面加月来越多的信息,因为认为在外面给信息,用户不用点进去看。但实际上,用户可能就判断不去看这个信息块了。

4.详细介绍

用户面对完全陌生的东西时会感到无助,为了帮助用户进入下一个阶段,需要去引导用户。一般使用文字和视频两种方式。

总结

易理解性虽然不常被提及,且被提及后只简单用几个例子讲述,缺少更底层的原理。本文用“信息之间的关联”、“模仿”、“易取原则”、“文案用语”、“详细介绍”5个方面进行阐述了如何控制易理解性。

本页网址:https://www.xinzhibang.net/article_detail-5355.html

寻求报道,请 点击这里 微信扫码咨询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

相关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