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榜官方账号
2023-07-04 09:06:54
随着互联网企业软件的云支出收紧,增长放缓逐渐成为云厂商头顶的乌云。ChatGPT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一瓶颈,AI将重塑软件。云厂商的客户——软件公司正在积极地将大模型带来的AI能力嵌入已有的工作流程,完成更高阶的自动化。在新增云客户逐渐枯竭的情况下,软件公司不再是为了上云而上云,而是力求用AI提高生产力。
大模型时代来临以后,对云服务商而言,今天最稀缺的资源就是算力,或者说是AI芯片。投资最底层的基础设施——AI加速芯片,也成为今天云厂商竞争的第一个重点。稀缺、昂贵,被认为是云厂商加快自研芯片的首要原因。连马斯克这样的科技圈权势大佬都评价「这玩意(英伟达GPU)比药品都难搞」,并暗搓搓为自己的AI公司X.AI从英伟达买了一万张卡,还收了很多甲骨文的闲散股权。这样的稀缺程度,体现在云巨头的业务上,直接对应着「卡脖子」带来的业务损失。即便先下手为强的微软,也被曝出由于GPU短缺,内部AI研发团队实行GPU配给制度、各种新计划延迟、新客户上Azure要排队数月等传闻。为了N卡,各方力量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
海外几大云巨头竞争的第二个关键点,就是对外战略投资,抢AI客户和AI项目。相比风险投资,巨头们的战投占绝对优势。OpenAI和微软的联手作为绝佳范本,开启了大模型和战投牵手的先河。这是因为大模型及相关应用所需的资源壁垒极高,只有钱,有限的钱,根本不足以抢到AI项目。毕竟,谷歌、微软、AWS、甲骨文或英伟达不止可以开出巨额支票,还可以提供云积分和GPU等稀缺资源。从这个角度看,抢项目、抢客户都发生在云巨头之间,没有其他对手。
算力和战投,是这场云战争早期必争的高地。但从长远来看,大模型才是左右市场竞争胜负的真正关键。微软能成为领先者,与OpenAI的合作功不可没,再加上微软团队出色的工程化能力,几个月内就将GPT-4嵌入了微软「全家桶」中。过去半年,微软先利用OpenAI产品的优先使用权、企业软件产品降价抢占了更多的云市场。再依靠升级为Microsoft365Copilot的产品线涨价,获得更大的营收。据云启资本调研,微软底层模型基本依赖OpenAI,而在接入大模型后,微软开始以更低的价格打包出售Teams、PowerBI、Azure等应用层产品。微软首席财务官艾米·胡德(AmyHood)在四月份告诉投资者,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OpenAI的服务,OpenAI将为Azure带来收入。
与微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经的领先者亚马逊云,在大模型上一步落后而步步落后,今天正面临更严峻的挑战。AWS曾是AI云服务的早期开发商,从2016年左右就有布局。但客户并不认为这些服务非常有用,包括面部识别、将文本转换为逼真的语音,以及用于客户服务等任务的原始形式的聊天机器人等。AWS还曾在2017年推出面向工程师群体使用的AI数字工具SagaMaker,可帮助他们开发和使用机器学习模型,这也一度成为AWS最主要的AI产品。但此后几年AWS的AI产品没能跟上大语言模型的浪潮,自2021年11月以来,微软开始销售基于GPT系列模型开发的AI产品,供企业客户使用。与此同时,谷歌也抢了主要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作为云客户,并向其云客户销售专有的人工智能软件。即使是云计算的落后者甲骨文,在为AI初创公司提供计算资源方面,也有自己的优势。后知后觉的AWS正在努力迎头赶上。4月,它宣布了一项云服务,客户可以将Stability、Anthropic和AI21Labs的大模型作为底座整合到他们自己的产品里。作为回报,AWS会拿出一部分的收入与这些合作伙伴分享。
微信扫码咨询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
相关快讯
推荐
阿里Accio中文版上线!一键搞定复杂采购
2025-08-19 09:13
视频“用嘴编辑”的时代来了,但钱包顶得住吗?
2025-08-15 17:59
智谱新模型GLM-4.5V全面开源,玩家们有福啦!
2025-08-12 17:56
扎心文案+AI插画=爆款!揭秘8万赞视频的制作全流程
2025-08-12 10:08
GPT-5没你想的那么好,附实测体验~
2025-08-11 11:07
一站式搞定AI绘图+视频,AI短片效率飙升的秘密在这儿!
2025-08-08 09:26
打工人新神器!10款国产AI,让你告别996!
2025-08-08 09:24
豆包视觉推理深度体验,AI也能“边看边想”了!
2025-08-08 09:19
300美元的AI男友来了!马斯克的情感生意从女友做到男友
2025-08-01 17:56
Agent智能体:2025年企业新员工,月薪仅需一度电?
2025-07-30 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