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榜官方账号
2017-08-14 13:35:52
冯友兰作为现在新儒家,用一部《中国哲学简史》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其对中国哲学的理解,是史与思的结晶,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
而最近在喜马拉雅听到一档名为《夏说英文-中国哲学简史·第一季》的节目,由作为世界英语演讲比赛冠军得主的夏鹏老师诚意出品,逐句品读了这部经典名著。虽然没有读过原著,但细致地听了许多章节的课程,发现这本书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特别是在夏鹏老师的解读下,英语与汉语的结合让冯友兰先生对现实问题的关怀更显得尤为耐人寻味,颇具“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大家风范。
本身的经典性质,加上夏鹏老师英语细细读来后的解读,让我对中国的哲学发展史有了一定的了解认知。本书对于我来说,不失为一本教益丰厚的文化经典。尤其是其中对中国儒释道三者发展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下面就让我们在理解后通过几个关键词梳理一下其中的知识,明白儒释道三者的异同及发展轨迹。
1、出世与入世
儒释道是国粹哲学,细分可分为出世和入世。出世通常被认为是理想主义不现实不适用的,讲究超凡脱俗;入世就是现实主义的讲究很现实很实用的东西。在这二者之间取得一个平衡,就是既要做到理想主义也要做到现实主义,很实用但是并不肤浅;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以及理想的现实主义者是两种形式。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儒家是主张入世的,在社会秩序与个体自由的矛盾与对立出现激化时,其文化冲突会表现得尤为强烈,并出现走向极端的倾向,这可以理解何以会由汉代的独尊儒术严守人伦纲常而走向魏晋南北朝的自由舒展、飘逸放达。至于佛家和道家,则主张出世,因其直接切入个体生命所不能回避与关注的终极问题,所以关注个体生命价值的最高哲学表达,又当归属于佛家,谈到佛道两教之争,只能说是宗教资源的争夺。
2、理论基础
儒学以仁德为基础,一切都是从仁义出发,晚期新儒学融汇了部分道家和禅学的思想,也有了心的概念;道学讲究道法自然,一切都有自然规律在里面,顺其自然;佛学讲究心,提倡修身修心养性。
3、对待生死的态度
道教遵从自然规律,但主张锻炼身体,尽可能长久人世。因此道教的人也追逐长生不老。佛学追求破除因果,逃离生死轮回,其结果是涅槃,其实是结束生命,是超脱后的死。新儒学后来提倡不追求死也不追求长生不老,而是仅仅活着,存在即美好,到死的时候就安息好了。
4.对待“圣”的态度
其实对于圣的看法,大同小异,如果扯上点宗教,那么,儒家求圣,道家求仙,佛家求佛。本质上各有特色,道家遵从自然,一切自然会引导你;而佛家讲究空相,万法皆空了;儒家其实比较实际,要么靠自身理解,要么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完全做到就可以了。无论是写作还是哲学,都会有明细不足而暗示有余,这是国人含蓄的表达手法。明晰与暗示不可兼得,一种表达,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最好的故事定然是把答案留给读者,而不是一览无遗的给出自己的见解,志同道合的人认可,其他人就会反对。
在一字一句地读着冯友兰的这本《中国哲学简史》,夏鹏老师也会解读一下冯友兰的哲学思想,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都是本土文化,佛家文化则是由印度传播而来,但是经过和本土文化的融合汇通产生了大乘佛法,从而形成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这块有着优秀文化底蕴的神州大地上,正因为本土文化的滋养,所以佛教在中国得以弘扬和发展,深深的影响了两千年来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中国也得以成为佛教的第二故乡。
笔记小结:
可以说,儒释道三者都是影响中国文化的重要学派,虽然各自有着很多不同,但都作为统治者的工具在不同的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而且三者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进,最后在上千年的文化中经过很多人的传承发展到现在。简单概括,三者最大的区别便是儒家济世,道家修身,佛家治心。儒家文化重点阐述人伦关系,提倡仁爱。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道家文化重点是阐述人和天地自然万物的关系,提倡的效法自然,要顺应宇宙自然的规律,阴阳互补生生不息。佛法则甚深微妙,博大精深,涵盖了宇宙人生的一切真相。生活当中的一切法都不离佛法,只是不懂佛法的时候不能觉晓而已。三者相互联系,但理论基础有所差异,对待出世入世、生死和“圣”的态度又有着一定的不同之处。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
推荐
用Deepseek写AI绘图提示词,像呼吸一样简单!
2025-02-19 16:12
你以为AI绘画是黑科技?其实早成了“路边摊生意”!
2025-02-19 10:15
Flux爆火,全网最全面最详细的Flux使用教程!
2025-02-18 14:19
用AI如何创作音乐,实战教学来啦!
2025-02-17 17:23
MidJourney让你秒变绘画大神,从零开始画哪吒!
2025-02-17 14:56
AI应用新境界:让人工智能成为你的得力助手
2025-02-14 15:45
AI短片革命:当创作遇上智能,人人都能成为导演
2025-02-14 14:53
AI狂潮下的人类职场:是失业危机还是进化契机?
2025-02-13 16:53
开启影视创作新纪元,效率提升 10 倍的神器来了!
2025-02-13 15:11
深度解析DeepSeek:当AI技术照进创作产业的未来
2025-02-12 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