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新型犯罪新动向

新知榜官方账号

2023-10-04 09:00:40

警惕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新型犯罪新动向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其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给网络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近期,浙江绍兴市公安局破获多起涉人工智能案件。

今年6月,绍兴上虞区警方发现有网民发布了关于上虞工业园区发生火灾的视频,浏览量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视频中,上虞区一工业园区内火势猛烈,整个园区被浓烟覆盖,现场不时传出爆炸声,场面惊心动魄。民警核查发现,视频中的建筑、森林大火场景,并非该工业园真实场景,并且疑似源自其它视频。经分析,民警判断该视频是利用人工智能合成技术,将网络上多段不同视频剪辑拼接而成。

警方经侦查,认定某网络科技公司员工有较大作案嫌疑,立刻赴该公司所在地抓获包括汤某在内的3名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首先在网上搜集热门话题,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自动生成脚本,在网上抓取相关视频片段,然后利用AI软件合成完整视频,配上音乐、字幕。不到一分钟,一段虚假视频便‘新鲜出炉’。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越来越普及,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利用“AI换脸”等技术实施盗窃、诈骗等犯罪,引发了公众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担忧。曾某某利用自己的手机号码注册账号,并通过朱女士的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进行实名认证,然后通过人脸识别进行绑定,最终成功登录账号进行作案。曾某某通过此类手段共制作动态人脸1000多个,获利9万多元。

公安部网络安全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犯罪分子用于实施‘AI换脸’的物料主要为照片,特别是身份证照片,同时结合人员姓名、身份证号来突破人脸识别验证系统。为防范和打击此类新型犯罪,公安机关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开展人脸识别与活体检测技术安全测评,覆盖了境内用户量大、问题隐患突出的各类重点APP,及时发现人脸识别验证系统存在的风险隐患,通报运营主体升级安全保护措施和人脸识别算法。”

办案民警提示,要警惕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新型犯罪新动向,建议个人要加强信息保护意识,防止信息泄露,不轻易提供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信息给他人;管理好自己的“朋友圈”,尽量避免过多暴露隐私;警惕不明平台发来的广告、中奖等链接,不随意点击填写信息,以免上当受骗。

本页网址:https://www.xinzhibang.net/article_detail-15323.html

寻求报道,请 点击这里 微信扫码咨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犯罪 网络安全

分享至微信: 微信扫码阅读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