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榜官方账号
2023-10-02 18:59:06
在家乡福建泉州的惠屿岛海边,点火倒计时开始时,蔡国强闭上了眼。“十二,十一,十……”微暗的灯光打在他的脸上,倒计时进入到最后几秒,他睁开眼,抬头望了一眼天空,点燃了“天梯”烟花装置的导火索。火光像是甩开的皮绳,跳跃着裹着烟雾向空中蹿去。随后,火光铺开一层层阶梯,一级一级向上攀爬,伸入深邃的夜空。蔡国强望着空中,铺展开的烟花“天梯”撕裂声响起,他用一口闽南腔对着手机的视频通话说,“听这个声音,很雄壮。”视频通话的另一头,是当时生着重病的百岁祖母。
“天梯”完成于2015年,是蔡国强著名的艺术作品之一,是他送给祖母的礼物,也是他追溯童年,探索宇宙、满足对自然的好奇心的一种方式。除了大众熟知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大脚印”烟花设计、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迎客松”烟花设计,他的艺术作品被全球逾80家重要公共机构收藏,其中包括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等。他同时是首位荣获“艺术界的诺贝尔奖”世界文化奖绘画类终身成就奖的中国籍艺术家。
艺术家的外壳之下,蔡国强常称自己像个小孩。他爱冒险,爱探索宇宙、人与自然,爱以火药创作绘画。他的艺术淳朴,如孩童般对世界充满着好奇。他说自己喜欢火药的爆炸艺术,是因为“胆小怕事”。因为身上负担太重,常常太过规矩,而这种破坏性的活动能够让自己得到解放。
“火药爆炸的偶然性,让我得以摆脱保守的造型惯性,达到破坏与建设的双重性。”蔡国强的艺术同时也充满矛盾性的力量。他的大型作品涉及环保主义、东方哲学、宇宙情怀和当代社会问题,在“暴力与美丽”“当代问题与历史事件”之间,他的作品被认为因其矛盾性而变得更具价值。
“我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扰乱我的艺术的能量。”2017年以来,蔡国强持续探索人工智能、AR、VR、区块链和NFT(非同质化代币)等前沿技术对当代艺术的新可能。4月22日,蔡国强发布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艺术计划cAI™(读作“AICAI”)。它亦被看做一个实验性的艺术计划:它既是蔡国强的作品,也是其对话与合作的伙伴,未来亦可能独立创作。cAI™的人工智能程序由蔡国强工作室与E.I.Art技术团队开发,是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为一体的有机系统。面对着充满矛盾性的AI技术,蔡国强对其可能带来的“意料之外”显得既兴奋又期待。
在蔡国强最新的作品《月亮上的画布:为外星人作的计划第38号》上,他想象了一块在月亮上的画布,这块画布是地球人特意为“外星人”准备的,等待宇宙同胞前来创作。他向深度学习了自己的艺术创作、著述、影像与档案资料的人工智能cAI™抛出问题:关于地球土地狭小、寸土如金和领土的议论不断,人类在这个星球上可用的土地越来越少,若是放一块“无用”的土地,留待远方的“巨匠”创作,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艺术家蔡国强
蔡国强作品《外星人基地:为外星人作的计划第零号》,1991。粗纸、胶带、墨、泥土,约225x210cm。图片由蔡工作室提供
在cAI™初次返回的图片上,深邃的宇宙中出现了镜子的轮廓。蔡国强受到启发:所谓月亮上的画布,与其说是等待外星人给人类信息,不如说是人类对自己的寻找,是地球社会的影子,画布即是人类社会的镜子,cAI™也是自己的镜子。而在cAI™再次返回的图片上,出现了一面投射着地球的镜子。
“我没有想到cAI™再次发来的图像也显示了镜子里有地球,让我觉得它已经能够预测我的创作方向。”在蔡国强看来,虚拟世界下科技浪潮的变化,必然会引发另一种发表作品的渠道,每当人类面临重大的观念和技术突破的时代,都相应地催生了艺术新的可能性。AI未来会取代艺术家吗?蔡国强的回答是,“天才的艺术家是不会被取代的,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Al……”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
相关快讯
推荐
用Deepseek写AI绘图提示词,像呼吸一样简单!
2025-02-19 16:12
你以为AI绘画是黑科技?其实早成了“路边摊生意”!
2025-02-19 10:15
Flux爆火,全网最全面最详细的Flux使用教程!
2025-02-18 14:19
用AI如何创作音乐,实战教学来啦!
2025-02-17 17:23
MidJourney让你秒变绘画大神,从零开始画哪吒!
2025-02-17 14:56
AI应用新境界:让人工智能成为你的得力助手
2025-02-14 15:45
AI短片革命:当创作遇上智能,人人都能成为导演
2025-02-14 14:53
AI狂潮下的人类职场:是失业危机还是进化契机?
2025-02-13 16:53
开启影视创作新纪元,效率提升 10 倍的神器来了!
2025-02-13 15:11
深度解析DeepSeek:当AI技术照进创作产业的未来
2025-02-12 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