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翻唱的法律风险:归属不明、版权侵犯与合规应对

新知榜官方账号

2023-10-02 17:08:48

AI翻唱的法律风险:归属不明、版权侵犯与合规应对

近日,在某视频网站,AI“孙燕姿”爆火,其翻唱的《发如雪》超过126万播放量,《下雨天》的播放量已达119.6万,突破百万的热度一时间使AI“孙燕姿”冲上“新顶流”。AI翻唱的火爆全网令众多网友和歌迷惊叹,称其模仿的音色、唱腔、甚至换气声都与歌手本人十分接近,已经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然而,AI翻唱的背后却暗藏法律风险。

AI翻唱是否具有著作权?其归属何去何从?是否侵犯了歌手的声音版权?是否侵犯了其他歌手的音乐版权?AI翻唱视频中若标注免责声明,其效力如何?

AI翻唱的法律风险不限于著作权领域,我国民法典(人格权编)第一千零二十三条第2款规定:“对自然人声音的保护,参照适用肖像权保护的有关规定。”因此,如果没有原歌手的授权或同意,用AI技术模仿或转换其声音的,可能会构成侵权。音乐作品涉及主体众多,除了词曲作者、演唱者,还涉及为歌曲发行提供录制环境和宣发服务的唱片公司等。在面对AI翻唱时,法律纠纷显得更为突出。

对此,马丽红律师认为,AI翻唱视频上传者如果要将AI歌曲发表在网络上的话,需要得到多方授权。未获得上述授权的AI翻唱属于侵犯相应知识产权的行为。不过,如果改编或翻唱仅仅是为了个人欣赏,则不属于侵权行为。但目前我国著作权法在第二十四条对于合理使用采取的是有限列举的方式,并不包括涉及AI领域的使用。因此,网络上的AI翻唱被直接判定为合理使用的可能性并不大。

AI翻唱的爆火,其背后的法律问题巨大而又繁琐,因此不少AI视频中进行了标注和声明,希望借此有效规避法律风险。不过,马丽红律师称,AI翻唱的制作者是否侵权,不取决于其是否标注了免责声明,而取决于其行为是否获得了相应授权,所以免责声明并不能直接“免责”。事实上,对于AI翻唱背后的侵权风险,相关部门和网络平台已着手监管和规范,尝试在技术发展和法律保障之间达到平衡。2022年11月25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公安部联合颁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于今年1月10日开始实施。

可见,AI翻唱不能成为网络上肆无忌惮的流量密码,无论对于内容创作者,还是AI领域企业,需要更加谨慎面对AI技术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做好合规应对,避免在技术爆炸中迷失发展方向、逾越合规红线。

本页网址:https://www.xinzhibang.net/article_detail-14911.html

寻求报道,请 点击这里 微信扫码咨询

关键词

AI翻唱 法律风险 版权侵犯

分享至微信: 微信扫码阅读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

相关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