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榜官方账号
2023-10-02 03:52:55
经济观察网记者任晓宁江梦南觉得,自己其实是个话唠。她说话语速很快,但有点不清晰,不熟悉的人会以为她是日本或韩国留学生。她特别热情,喜欢和人交流,发现经济观察网记者有点迷路时,她还想送记者到目的地。你和她迎面走过时,她就是那种会让人忍不住回头再看一眼的时尚漂亮女孩,一丁点都感觉不到她是听障患者。江梦南半岁时,因一场急性肺炎失去听力。现在,她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还会计算机编程。有其他听障人士告诉她,她是自己的偶像,她赶紧摇头说不是。她对自己的身份认知是,听障人群中的口语族。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句老话,“十聋九哑”,现在可能已经不再恰当。有听力障碍的人,如果植入人工耳蜗,并进行康复训练,他们也可以像普通人一样开口说话,听歌,唱K,上学,工作,演讲,和健听人群无障碍交流。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6岁前治疗的小朋友,讲话时基本没有口音,也听不出他们是听力受损的孩子。每年9月底,会迎来国际聋人日。根据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中国残疾性听力障碍人群2780万。中国聋协主席杨洋9月26日提到,目前国内只有近10万听障人士通过人工耳蜗植入重新获得听觉能力。其余大部分人,仍在使用手语,在他们的小圈子里交流。江梦南感到惋惜,本来,他们都可以听见,也可以说话,可以有更广阔的天地。
2018年,江梦南做了人工耳蜗手术。术后她做了一个月的噩梦。2021年9月,她告诉记者,她有太多害怕的地方,害怕芯片是坏的,害怕手术过程中碰到面部神经导致面瘫,害怕效果不好,害怕有后遗症。人工耳蜗是一个小型微创手术,在耳后植入芯片,将外界声音转化为电信号刺激神经,让听障人士听到声音,手术时长1小时左右。这项手术在国外普及率比国内高,除了听障人士,有些国家50%以上手术是年龄大了之后听力下降的老人做的。江梦南的人工耳蜗有得到公益项目资助,并不需要她自己花钱,但她一直仍然不想做。用她的话说,她后来是被医生“一脚踹进了手术室”。一个耳鼻喉科医生觉得她太可惜了,给她做了很久的思想工作,医生觉得,她应该通过人工耳蜗变得更好,她还可以有更清晰的世界。3年前,美笛乐的一名员工见过手术前的江梦南,今年再次见到她,这名员工特别欣慰,“她的讲话能力好了太多。”
现在,江梦南跟陌生人沟通交流,不用再担心自己的发音会不会不标准,或让别人听不懂,这些问题不再困扰她了。做耳蜗之前,她使用助听器,一直从普通学校学习,一路考试,进入大学,成为研究生,成为博士。她自己有时也会觉得,好像比别人困难很多。戴上耳蜗后,她的听力变清晰了。她可以不用看口型,就能听到妈妈在说什么,不用通过口音,辨别说话的是哪个朋友,“生活好像变容易了很多,变轻松了很多。”她会站上台演讲,还会和朋友一起K歌,身边人不把她当做听力患者,她也喜欢他们这样的态度。
人工耳蜗江梦南植入的人工耳蜗技术,1995年进入中国。“人工耳蜗是目前最成功的人造器官,”美笛乐听力植入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国玉告诉记者。美笛乐公司总部在奥地利,其创始人夫妇在1977年研发出了第一代多通道人工耳蜗。40多年来,多通道人工耳蜗在全球帮助800多万听障人士回归到有声世界和主流社会。现在,国内有近10万人使用人工耳蜗。阳光是其中一个,他是一名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2003年13岁时植入人工耳蜗,他的宝宝今年1岁了,听力正常。他现在的职业是听觉言语康复老师,已经帮助5万多听障患者及家属做康复咨询,还曾带过有抑郁和自杀倾向的学员。做人工耳蜗的患者,年龄越小,效果越好。9月26日,一则视频在网上传播,一个5岁听障小男孩植入人工耳蜗几个月后,磕磕绊绊的讲“小白兔白又白”的故事,一个6岁听障小女孩唱歌的音准甚至超过很多健听人群。丁国玉告诉记者,国内最小几个月儿童就有植入,他们的生活,和健听人群基本没有差别。
今年3月,世卫组织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中指出,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影响全球超过15亿人,同时报告中预计2050年将有四分之一的人有听力问题。对于听力问题的解决,仍然任重而道远。人工耳蜗解决了很多听障者的问题,但成本问题仍然存在,而且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近年来,AI技术的应用也让人工耳蜗更加智能化、便利化,提高了听障者的生活质量。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
相关快讯
推荐
用Deepseek写AI绘图提示词,像呼吸一样简单!
2025-02-19 16:12
你以为AI绘画是黑科技?其实早成了“路边摊生意”!
2025-02-19 10:15
Flux爆火,全网最全面最详细的Flux使用教程!
2025-02-18 14:19
用AI如何创作音乐,实战教学来啦!
2025-02-17 17:23
MidJourney让你秒变绘画大神,从零开始画哪吒!
2025-02-17 14:56
AI应用新境界:让人工智能成为你的得力助手
2025-02-14 15:45
AI短片革命:当创作遇上智能,人人都能成为导演
2025-02-14 14:53
AI狂潮下的人类职场:是失业危机还是进化契机?
2025-02-13 16:53
开启影视创作新纪元,效率提升 10 倍的神器来了!
2025-02-13 15:11
深度解析DeepSeek:当AI技术照进创作产业的未来
2025-02-12 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