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榜官方账号
2023-09-25 01:38:37
日前,平安银行信用卡晒出一位“新员工”工牌,宣布首位虚拟偶像员工入职。她正是元宇宙数字虚拟人、国风偶像“苏小妹”。记者走访发现,这位平安银行AI(人工智能)员工马不停蹄地上任,已经出没在北京各大商场与一些品牌进行了合作,打响在客户中的知名度。当前,虚拟数字人的形象正在加速破圈,向来循规蹈矩的银行一改“传统”形象,在虚拟数字员工的赛道上加速竞争。那么,为何银行会积极布局数字员工?背后是怎样的一盘棋?
各家银行试水虚拟员工近日,记者走访北京的各大商场,时常遇见“苏小妹”的身影。比如,与国贸的饮品店联合推出“苏小妹限定联动”,送配套贴纸和专属杯垫。记者在采访中也注意到,普通客户对于AI员工的了解和认知并不深刻。那么,虚拟形象的破圈效应有多大?
“这个苏小妹是谁,我们也不知道。”北京某商场员工对记者表示,“也没有很多顾客来询问联名优惠活动。”但是记者梳理发现,其实各家银行在几年前便开始试水虚拟员工。早在2019年,浦发银行就推出首位虚拟数字员工——“AI驱动的3D金融数字人”小浦,在网点轮岗服务客户。2021年年底,百信银行推出首位虚拟数字员工“AIYA艾雅”,并担任“AI虚拟品牌官”;2021年12月,江南农商银行与京东智能客服言犀共同合作推出“VTM数字员工”。
数字员工技术的应用目前我国的数字人技术尚处于技术萌芽期。明芒科技(DeepBrainAI)中国区总裁金辉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在银行业落地使用的虚拟数字人可分为身份型和服务型两种。服务型虚拟人是以客服为主的虚拟员工,主要功能是可以播报资讯内容、进行客服交流对话等。AI数字人似乎离我们的生活还很远,但金辉指出了应用AI后给银行带来的变化。
RPA技术的应用除了这些看得见的虚拟形象外,数字员工的真实面目是基于RPA(Robot-icProcessAutomation,即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工商银行2021年年报显示,该行升级人工智能技术体系,同业率先建成企业级RPA技术平台,在网点布局选址、系统平台、自助设备、业务运营等领域广泛应用大数据、RPA等新技术手段,网点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建设银行于2018年底正式启动企业级RPA能力建设,在去年全面推广应用,全年累计上线1162项应用场景,累计节省工时271万小时;加快智能字符识别(ICR)人工智能技术在运营领域的应用,上线外汇业务审核等11个应用场景,累计节省工时95万小时。
未来数字员工的发展随着AI、云计算、大数据、元宇宙等技术的快速融合,数字员工正在从流程自动化迈向认知决策自动化,从金融延伸到千行万业,也让我们看到更多的可能。未来三至五年内,全球将会有千万规模的低端工作被企业级RPA应用所替代。数字员工已经成为金融机构敏捷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支撑,推动了金融服务智慧再造。
未来数字员工的应用除了客服和金融主播外,还可以在整个金融服务流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数字员工可以向虚拟职员咨询银行业务,无需长时间的等待。银行员工可把简单的咨询交给虚拟职员,能够为需要办理复杂银行业务的客户提供更多时间。未来,数字员工在金融、医疗、零售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
推荐
用Deepseek写AI绘图提示词,像呼吸一样简单!
2025-02-19 16:12
你以为AI绘画是黑科技?其实早成了“路边摊生意”!
2025-02-19 10:15
Flux爆火,全网最全面最详细的Flux使用教程!
2025-02-18 14:19
用AI如何创作音乐,实战教学来啦!
2025-02-17 17:23
MidJourney让你秒变绘画大神,从零开始画哪吒!
2025-02-17 14:56
AI应用新境界:让人工智能成为你的得力助手
2025-02-14 15:45
AI短片革命:当创作遇上智能,人人都能成为导演
2025-02-14 14:53
AI狂潮下的人类职场:是失业危机还是进化契机?
2025-02-13 16:53
开启影视创作新纪元,效率提升 10 倍的神器来了!
2025-02-13 15:11
深度解析DeepSeek:当AI技术照进创作产业的未来
2025-02-12 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