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GALILEO偏航姿态异常对动态PPP的影响及其改正模型

新知榜官方账号

2023-09-22 09:02:39

引言

本文研究了GPS/GALILEO卫星在偏航姿态异常时期的影响及其改正模型。实验结果显示,采用模型姿态的定位结果优于名义姿态、卫星剔除策略,可将观测值残差分别降低至2、6cm以内,定位精度在E、N、U3个方向分别提高了13.3%、15.77%、12.98%。因此,用户在卫星姿态异常时期应使用姿态模型,避免使用名义姿态而错误地计算PCO与相位缠绕改正,导致定位结果的估值不准确。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不同姿态改正策略,分析了GPS、GALILEO卫星姿态异常时期天线相位中心改正、相位缠绕改正对观测值残差及动态PPP定位结果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

  • 在卫星姿态异常时期,GPS、GALILEO卫星采用不同的姿态控制策略,若采用名义姿态计算天线相位中心偏差与相位缠绕误差改正,能对GPS、GALILEO卫星观测值残差分别造成高达8、10cm的影响,采用姿态改正模型可将观测值残差分别降低至2、6cm以内。
  • 根据JNFG跟踪站的GPS+GALILEO观测数据进行仿动态PPP试验,当多颗卫星处于姿态异常时期,采用模型姿态的定位结果优于名义姿态、卫星剔除策略,部分时刻在E、N方向上的差异可达2~4cm。
  • 基于7个MGEX跟踪站连续10d的实测数据,针对处于姿态异常时期的卫星,与名义姿态相比,采用模型姿态的仿动态PPP定位结果在E、N、U3个方向定位精度分别提高了13.3%、15.77%、12.98%,与剔除卫星策略相比,模型姿态在E、N、U3个方向的定位精度可分别提高5.399%、4.430%、5.992%。

结论与展望

因此,用户在卫星姿态异常时期应使用姿态模型,避免使用名义姿态而错误地计算PCO与相位缠绕改正,导致定位结果的估值不准确。未来的研究可以继续探索多系统卫星姿态异常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并研究更加精确的姿态控制策略,以进一步提高动态PPP定位精度。

本页网址:https://www.xinzhibang.net/article_detail-13067.html

寻求报道,请 点击这里 微信扫码咨询

关键词

GPS GALILEO 偏航姿态 动态PPP 改正模型

分享至微信: 微信扫码阅读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