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榜官方账号
2023-09-21 00:07:00
人工智能的频频出现,被认为是科技的新风口,但与以往的风口行业不同,无论是共享经济、新零售、还是网约车,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用户在一轮轮的补贴大战,享受到便捷便宜的服务。然而伴随人工智能出现的是,普通用户无法理解的词汇:自然语言、图像和深度学习等,而这些技术要么处于孵化阶段,要么停留在概念时期,短时间内都无法制作出成熟的产品,导致用户无法拥有实际的感知。
AI翻译,离用户最近的人工智能技术,容易产品化的特性,成为不少公司落地人工智能的首选。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据统计,2017年全球仅传统的翻译行业的产业规模就达到445亿美元,2020年有望突破500亿美元,加上人工智能的支持,未来的翻译市场规模可能会迎来千亿级的爆发机遇。
但从技术角度来看,计算机处理人类语言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课题,考验机器处理信息和深度学习能力,最近几年AI翻译也逐渐从实验室走向日常生活,通过推出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翻译应用,通过理解上下文的语境给出精准的翻译结果,同时结合语言、图像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使其拥有语音、对话、拍照和文本翻译等功能。
同时从用户的角度开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到国际商务活动的举办,小到出境自由行等,大众对于跨语言的需求强烈,围绕着日常生活为基础的翻译,对于语言的精准和专业度要求不算高,用户对于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方式来解决语言不通的需求愈发强烈。
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创新,AI翻译存在发展的潜力,刺激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机器取代人类”的话题也再次进入大众视野,然而机器取代一些枯燥重复性的工作无可厚非,事实证明,如今AI翻译要全面取代人工翻译,以及做到通顺、“信达雅”,其能力还远远不足。
在一些会议的同传现场,翻译以听和说为主,演讲者随时可能改变原稿内容,进行即兴发挥,人工译员必须抛弃原有的材料,边听边译边说。而AI翻译比较固化,设置一种语种进行翻译,当演讲者说出其他的语言,就会识别错误或者识别不出来。其次更为关键的是,AI翻译无法保证百分百的正确率,尤其演讲者本身的口音浓重,更会加大AI翻译的失误的机率。
此外,在语言翻译的过程中,涉及到的语言文化或常识俚语,对于AI翻译来说,依旧没有很好的方法去解决,即使在建立的语言库或神经网络去深度学习,也只是针对现有的已输入的大规模语料进行学习,其中没涉及到的方面也不能完全理解。在人工翻译中,提出的“信、达、雅”三重要求,对于AI翻译来说,或许比较容易实现“信”(没有错误)和“达”(译文通顺),关于“雅”却难以实现。
因此,目前对于人工智能AI翻译领域,依旧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不管是在技术还是实际应用,仍需要长期的发展与完善,对于译员来说,机器在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其背后强大的资料库也会给人类带来帮助,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准确性。喜欢润界本地化,请多多支持!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
推荐
用Deepseek写AI绘图提示词,像呼吸一样简单!
2025-02-19 16:12
你以为AI绘画是黑科技?其实早成了“路边摊生意”!
2025-02-19 10:15
Flux爆火,全网最全面最详细的Flux使用教程!
2025-02-18 14:19
用AI如何创作音乐,实战教学来啦!
2025-02-17 17:23
MidJourney让你秒变绘画大神,从零开始画哪吒!
2025-02-17 14:56
AI应用新境界:让人工智能成为你的得力助手
2025-02-14 15:45
AI短片革命:当创作遇上智能,人人都能成为导演
2025-02-14 14:53
AI狂潮下的人类职场:是失业危机还是进化契机?
2025-02-13 16:53
开启影视创作新纪元,效率提升 10 倍的神器来了!
2025-02-13 15:11
深度解析DeepSeek:当AI技术照进创作产业的未来
2025-02-12 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