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榜官方账号
2023-09-18 16:23:03
2017年,微软的人工智能“小冰”出版了她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人认为这就像Alphago打败人类围棋冠军一样,是人工智能在文学上打败人类的开始;也有人认为“小冰”的文字根本算不上是诗集,缺乏逻辑性,只是词语生硬拼凑,完全不具备文学能力。每当新技术出现,这也是很常见的争论,总有人会告诉你新技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有相信技术潜力的人会去使用,并从中受益。2018年,陈楸帆看到人工智能的新趋势,可惜当时还没有公开的AI工具可以使用,他就请在谷歌工作的同事帮忙编写了一个人工智能算法,用自己写过的几百万字作品进行训练,能够生成贴近他语言风格的文章。这时的人工智能比前一年有了明显进步,写出来的东西有了些意识流的味道,陈楸帆就将不少AI生成的内容插入自己的小说里,出版了《出神状态》这部作品,也让这部小说打上了人工智能共创的标签。《出神状态》的故事讲的就是未来末日,人工智能取代人类的意识继续进化为更智能的存在,大部分人都成为了行尸走肉,只有主人公意识在清醒的边缘,并一直尝试重启人类意识的方法。这部小说创作过程中将故事背景和AI创作很好的融合到一起,AI贡献的部分主要是主角意识模糊涣散时的幻听。当时人工智能写作意识流的风格,很好的展现了那种混乱又朦胧的感觉。
有人用AI协助自己写作,自然就会有人尝试让AI自己创作。2018年末,世界上第一篇完全由AI创作的小说《TheRoad》,《在路上》诞生了。这部小说的创作者是美国小说家罗斯·古德温(RossGoodwin),他利用人工智能模仿了美国文豪杰克·凯鲁亚克的风格,带着麦克风、摄像头将自己在路上的搜集的声音、画面作为数据提供给AI,由AI自己创作了这部作品。从这之后AI的小说创作陷入了瓶颈,大家发现当时的人工智能写一些结构相对固定的新闻还比较管用,于是人工智能从小说家变成了小报记者,我们也介绍过使用AI写新闻的RADAR(点击链接)。直到2020年,GPT-3横空出世,这个迄今为止最强大的语言模型展现出了非常强大的语言能力,让AI小说又重新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的夏天,谷歌员工阿拉多-麦克道尔(KAllado-McDowell)将自己与GPT-3的问答汇总成了一本书(《PHARMAKO-AI》),内容就是她与AI探讨赛博朋克、生物学,生态以及智能等话题的记录。今年4月份,她再度出版了与GPT-3合作的新书《AmorCringe》,这次她将GPT-3输出的内容和自己的写作的部分完全融合在了一起,放弃对话体的形式,完全为一个主题服务,也就是书名中的Cringe,这歌单词在英语中是一个小众俚语,描述的是人感到尴尬的感觉,在互联网上被用来形容看到别人尴尬,自己也尴尬的情况。她认为这种感受源自对他人的理解,用GPT-3的话说就是同理心。
GPT-3的语言模型不仅可以用在文学上或者作为语言工具使用,GPT-3的语言处理能力可能还有更多我们想象不到的能力。比如Codex就是基于GPT-3的人工智能代码工具,程序员用上它,只要打上前半句话,它自己就能补全整段代码,用过的人都称赞,这个新工具写出来的代码比自己的简介易懂多了,不少程序员已经悄悄用上了它。无论AI艺术也好、AI小说也好,其实我们今天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新趋势,那就是新的信息与创作不再完全由人来进行,人工智能自己就能根据数据和需求生成一些内容,对拒绝新技术的人而已,这个趋势背后是不完美的技术,是取代人类的野心。对接受新技术的人就完全不同了,这个新趋势下是越来越好用的工具,是放大人们创造力的平台。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
推荐
阿里Accio中文版上线!一键搞定复杂采购
2025-08-19 09:13
视频“用嘴编辑”的时代来了,但钱包顶得住吗?
2025-08-15 17:59
智谱新模型GLM-4.5V全面开源,玩家们有福啦!
2025-08-12 17:56
扎心文案+AI插画=爆款!揭秘8万赞视频的制作全流程
2025-08-12 10:08
GPT-5没你想的那么好,附实测体验~
2025-08-11 11:07
一站式搞定AI绘图+视频,AI短片效率飙升的秘密在这儿!
2025-08-08 09:26
打工人新神器!10款国产AI,让你告别996!
2025-08-08 09:24
豆包视觉推理深度体验,AI也能“边看边想”了!
2025-08-08 09:19
300美元的AI男友来了!马斯克的情感生意从女友做到男友
2025-08-01 17:56
Agent智能体:2025年企业新员工,月薪仅需一度电?
2025-07-30 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