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榜官方账号
2023-09-18 09:32:33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AI技术能够利用高科技手段将离世亲人的音容笑貌进行复原,让受丧亲之疼的人得到慰藉,同时还可以让离去的人以更立体的方式被“保存”下来。但是这种技术是否能保证隐私安全,如何确保个人信息不泄露、不被用在不法用途上,以及如何平衡技术与情感需求等问题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在电影《流浪地球2》中,刘德华饰演的科技工程师图恒宇在女儿丫丫车祸去世后,耗尽一生心血将去世女儿的记忆上传至虚拟世界,从而复刻出数字版的“丫丫”,让女儿的生命得以在数字世界延续,父女二人最终在数字世界团聚。这段剧情虽然是电影中的虚构情节,但是近年来用科技手段“复活”亲人的案例不在少数。
来自上海的up主“吴伍六”就使用了AI技术生成了奶奶的虚拟数字人,并和奶奶进行对话,希望用AI技术填补与奶奶没有好好告别的遗憾。他先利用当下主流的AI绘画软件Midjourney还原出奶奶的模样,然后通过D-ID,生成数字虚拟人,再用音频编辑软件AU调整出接近奶奶音色的人声,不仅复原了奶奶栩栩如生的形象,还完美复刻了奶奶的「乡音」。
但是,这种方法是否真的可以让人们得到慰藉?复原出来的数字虚拟人是否真的能代替离世的亲人?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面对这一事件,网络上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些人觉得通过科技手段复原的“奶奶”只不过是应用里冰冷的代码,并没有太多实际意义,这种精神寄托不过是在自欺欺人的弥补遗憾。我们应该重视现实中与亲人的陪伴,这是无法被技术替代的。此外,学会面对死亡,也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挑战。
更有人担心这种技术是否能保证隐私安全,如何确保个人信息不泄露、不被用在不法用途上。这也是我们在使用这种技术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对于我们来说,《流浪地球》里提到的“数字生命”更像是一道关于“生死观”的议题。在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我们应该更加关注技术与人文之间的平衡。我们不能盲目地追求技术进步,而忽视了人类最基本的情感需求。在利用AI技术“复活”已故亲人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让科技为人类带来更多的幸福和美好,而非制造更多的问题和困境。
如果是你,当生命走向终结,是会选择面对现实,还是希望以数字化的形式永存呢?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
相关快讯
推荐
阿里Accio中文版上线!一键搞定复杂采购
2025-08-19 09:13
视频“用嘴编辑”的时代来了,但钱包顶得住吗?
2025-08-15 17:59
智谱新模型GLM-4.5V全面开源,玩家们有福啦!
2025-08-12 17:56
扎心文案+AI插画=爆款!揭秘8万赞视频的制作全流程
2025-08-12 10:08
GPT-5没你想的那么好,附实测体验~
2025-08-11 11:07
一站式搞定AI绘图+视频,AI短片效率飙升的秘密在这儿!
2025-08-08 09:26
打工人新神器!10款国产AI,让你告别996!
2025-08-08 09:24
豆包视觉推理深度体验,AI也能“边看边想”了!
2025-08-08 09:19
300美元的AI男友来了!马斯克的情感生意从女友做到男友
2025-08-01 17:56
Agent智能体:2025年企业新员工,月薪仅需一度电?
2025-07-30 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