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榜官方账号
2023-09-17 19:16:35
艺术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创作,无论是绘画、小说、音乐,斯人已逝,后人往往无法重现大师的风格。因此,《红楼梦》未完成的部分,无人可以续写出同样的高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准备要写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第二部,也只留下一个传说,《人间喜剧》还有很多的作品待写,也只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与此类似,配音也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艺术,当一位配音大师仙逝后,这种声音也就遗响难再了。
今晚8点,央视纪录频道将要上一部纪录片《创新中国》。这部纪录片涉及了大量最新的科研成就,比如光量子计算机、中国空间站计划、世界最清洁的火力发电厂、基因编辑技术、能看清微观世界的上海光源、世界首例3D打印距骨植入手术等等。《创新中国》总导演史岩,在考虑配音员的人选时,反复思量仍觉得李易是最适合的。可惜的是,李易已经在2013年去世了。李易的嗓音浑厚,并且极富磁性,在业界享有崇高的地位。“用事实说话,焦点访谈”,这段深沉浑厚、气势不凡的声音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曾为《再说长江》《大明宫》《美丽中国》《人类星球》《迁徙的鸟》等纪录片和影视作品配音。不过,当下火热的AI技术可以弥补这个缺憾,央视和科大讯飞共同完成了这次AI模拟配音,让李易雄浑大气的声音再现江湖。这是全球首部利用AI模拟人声来完成配音的大型纪录片,节目全程解说部分都是用AI完成的配音。对于这个记录片而言,采用这样的一种配音方式,也非常契合《创新中国》的主题。《创新中国》想要展现中国在创新方面的成就和实践,而AI技术恰恰是当下技术创新的关键词之一。
据科大讯飞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10月,科大讯飞团队与央视纪录频道及专业配音团队确认了这项工作的可行性,随后进入了正式的制作阶段。在配音的分工方面,科大讯飞利用语音合成技术制作了李易的音库。央视提供了需要配音的文字稿件,科大讯飞合成后交由央视剪辑团队,通过剪辑优化合成配音与纪录片画面、背景音乐的融合,使纪录片呈现出了最终的效果。据36氪记者收到的样片内容来看,听不出和李易生前的配音有什么差别。具体的操作当中,科大讯飞选取了李易过往纪录片的声音资料,搜集了20个小时左右的可用素材,在两个多月的紧张制作后,完成了李易的音库。随后,根据纪录片的配音文稿,利用音库进行了配音的合成。后期,在经过与央视配音团队多轮的碰撞和打磨后,最终完成了全片的配音内容。在操作的过程中,在合成前几版的配音后,发现了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比如字与字之间的黏连度、语句的节奏变化、个别词的重音强调以及合成后的噪音等,都还与纪录片的配音要求有差距。为此,科大讯飞专门在算法层面进行了针对性的优化,改善了发音、韵律、重度和音质等方面的效果。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江涛在《创新中国》的首映式上表示,语音合成技术已经运用在多个领域当中,例如导航软件中不同的合成提示音,但用于长纪录片的配音尚属首次。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
相关快讯
推荐
300美元的AI男友来了!马斯克的情感生意从女友做到男友
2025-08-01 17:56
Agent智能体:2025年企业新员工,月薪仅需一度电?
2025-07-30 17:49
国产GLM-4.5把AI价格打到地板价,实测强到离谱!
2025-07-30 09:08
用AI批量生成治愈系漫画,月入2000+
2025-07-29 09:59
千亿市场规模背后,AI短剧商业化迎来爆发期?
2025-07-17 09:19
15个作品涨粉26万!AI历史账号又出王炸案例!
2025-07-09 09:37
亲测真香!这6个AI工具让工作效率翻倍,同事追着问链接
2025-06-17 16:21
FLUX.1 Kontext 一出,AI生图领域 “地震” 了!
2025-06-06 15:38
用Deepseek写AI绘图提示词,像呼吸一样简单!
2025-02-19 16:12
你以为AI绘画是黑科技?其实早成了“路边摊生意”!
2025-02-19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