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AI大模型:百花齐放,未来可期

新知榜官方账号

2023-08-06 05:18:31

背景

国内大模型正在百花齐放,未来可期。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大模型发端于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以谷歌的BERT、OpenAI的GPT为代表,参数规模逐步提升至万亿,同时用于训练的数据量级也显著提升,带来了模型能力的提高。而目前国内大模型普遍在B端起步,企业开始思索如何将已有的大模型规模“做小”,以更小的参数,做更有效率、更适合垂类的场景。未来,具备技术与产业的双重优势的大模型,将作为基础的平台支撑无数智能应用。

国内AI大模型的发展

百度发布了文心一言大模型,之后国内众多企业陆续跟进,并依据各家特色和产业规划推出了各自的大模型。华为云人工智能领域首席科学家田奇介绍了盘古大模型的进展及其应用状况,商汤科技展示了“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体系下的语言大模型,昆仑万维宣布自研中国第一个真正实现智能涌现的国产大语言模型“天工”3.5发布在即,阿里云推出大语言模型“通义千问”。这些大模型将重点发展细分场景的落地应用,为煤矿、水泥、电力、金融、农业等行业赋能。

大模型的商业化

大模型作为一项服务来被调用,已经在商业模式上得到了验证。大模型基础平台,在数据层、模型层、中间层、应用层,都蕴藏着巨大发展机遇。而大模型在内容创意生成、对话、语言或风格互译、搜索等方面的能力,将为各应用领域带来百花齐放的助力。

面临的问题

无论是大厂还是初创企业,在大模型的商业化过程中都需要更加重视数据准备、算力支持、人才储备和风险管控等问题,才能在商业化上取得更好的成果。同时,大模型的产业化进程也面临着一定的不确定性。

本页网址:https://www.xinzhibang.net/article_detail-9372.html

寻求报道,请 点击这里 微信扫码咨询

关键词

AI大模型 NLP CV MaaS 商业化 产业化

分享至微信: 微信扫码阅读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

相关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