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榜官方账号
2023-07-30 12:24:29
“既是天使、也是魔鬼”,或许是如今对AI最为精确的一句描述。如今再度走红的AI在帮助人类社会实现效率革命的同时,同样也带来AI新闻造假的泛滥以及愈演愈烈的AI骗局,因此监管AI就成为了当下科技界一个重要的议题。然而面对可以称得上是日新月异的AI技术迭代速度,针对其可能衍生出诸多危险结果的思潮也开始高涨。
面对这一问题,作为当下AI技术先驱的OpenAI站了出来。该公司创始人萨姆·奥特曼自今年年初开始就频频“走穴”,出席从学术界到工业界,再到监管层面围绕AI的相关讨论,更是主动提出了监管方案,并希望监管部门早日考虑立法。同时OpenAI也没忘记尝试从技术层面来约束AI,并在今年2月推出了一款试图区分人工编写文本和AI生成文本的检测工具。
这款工具名为AI文本检测器(AITextClassifier),也曾被OpenAI方面认为有助于防止AI文本生成器被滥用,但在经过了数月的实践后,OpenAI在数天前悄然下线了AI文本检测器。根据OpenAI的说法,下架这款工具是因为检测准确率过低,但“会继续研究更有效的相关技术”。所以简而言之,就是OpenAI此前希望用AI来监管AI的尝试似乎已经落空了。
此前OpenAI在推出这款AI文本检测器时,其实外界的期待值曾颇高,并希望它能够与ChatGPT上演一出“猫鼠游戏”。而这款公布的使用也一点都不复杂,在检测过程中用户只要将需要检测的文本复制到检测器上,就可以检查内容是否为AI生成,而且也不限定文本内容的种类。如果说在面对海量的信息时,人工监管几乎不现实,那么用AI相关技术来监测内容或许才是更具现实意义的操作。然而遗憾的是,AI文本检测器的效果甚至连差强人意可能都称不上。
有研究人员就曾使用一本在数年前就已出版书籍中的片段进行了测试,结果AI文本检测器显示,不清楚这本书的序言是否由AI撰写,但前言“或许(Possibly)是人工智能生成,第一章的一段是“可能是(Likely)”人工智能写的。更有甚者,还有人曾将莎士比亚的《麦克白》放上去进行检测,结果的反馈却是,“TheclassifierconsidersthetexttobelikelyAI-generated”。即这款AI检测器认为,《麦克白》可能是AI写的。
事实上,不仅仅是OpenAI在尝试以AI来制衡AI,如今有相当多的机构或研究人员正走在这条路上,但截至目前无一例外都没有商业化的价值。如果说单单帮助人类分辨到底哪些内容是由AI产出,或许数字水印技术反而更有可行性。在ChatGPT等AI大模型生成内容的那一刻就加入水印,直接让用户看到内容时就能知道它到底是不是由AI生成的。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
推荐
用Deepseek写AI绘图提示词,像呼吸一样简单!
2025-02-19 16:12
你以为AI绘画是黑科技?其实早成了“路边摊生意”!
2025-02-19 10:15
Flux爆火,全网最全面最详细的Flux使用教程!
2025-02-18 14:19
用AI如何创作音乐,实战教学来啦!
2025-02-17 17:23
MidJourney让你秒变绘画大神,从零开始画哪吒!
2025-02-17 14:56
AI应用新境界:让人工智能成为你的得力助手
2025-02-14 15:45
AI短片革命:当创作遇上智能,人人都能成为导演
2025-02-14 14:53
AI狂潮下的人类职场:是失业危机还是进化契机?
2025-02-13 16:53
开启影视创作新纪元,效率提升 10 倍的神器来了!
2025-02-13 15:11
深度解析DeepSeek:当AI技术照进创作产业的未来
2025-02-12 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