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配音:用技术让声音复活

新知榜官方账号

2023-07-04 01:44:55

人工智能配音:用技术让声音复活

在前文字时代,声音曾经是人类唯一的交流工具。由于声音的传播距离非常有限,所以那个时候人类的生存以“部落”为单位,关系十分紧密。后来随着传播媒介的一步步发展,我们开始不再需要彼此近距离交流就能获得大量信息,反而,却开始突然怀念单一的声音带给我们的感觉,这种最原始的媒介承载着人类最充沛的情感。

今年1月份,世界首部利用人工智能模拟人声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而这部名为《创新中国》的纪录片解说词却全程是由在2013年就“已逝”的声音完成的。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科大讯飞利用语言合成技术成功帮AI模拟出了我国已故著名配音演员,语言艺术家李易的声音。科大讯飞强劲的语言合成技术让AI模拟的声音成功打动了李易老师的学生、朋友和家人。在AI自然流畅的语言解说当中,似乎还能再见故人的音容笑貌。

科大讯飞这项语音合成技术主要由三个步骤构成:一是输入文本,让机器模拟人对自然语言的理解过程,对文本进行语言处理,主要包括文本规整、词语切分、语法语义分析,然后给出后续步骤所需要的发音提示;二是规划音段特征,比如音调、音长、音重等等,让机器可以对语言的特有韵律进行处理,使机器模拟的声音更自然并且更准确地传达实际语义。最后根据前两部分处理的结果进行语音合成即可。通过这几个步骤,AI模拟的声音与人声已经非常相似,即使是最熟悉的人在某些情况下也很难分辨机器人与人声的界限。

人工智能配音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从粉丝经济到心理治疗,从舞台演出到影视制作,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粉丝经济向AI配音伸出“橄榄枝”?

“粉丝经济”已经成为现在文娱产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之一。随着最近养成类偶像节目的火爆,粉丝对明星投入的情感越来越多,随之带动这个群体为明星付费的意愿同样水涨船高。要深挖中国的粉丝潜力,比起像腾讯视频之前在明日之子上打造虚拟二次元偶像“荷兹”,听着现实当中熟悉的偶像声音叫自己起床,陪自己聊天,这样的虚拟真人版偶像或许更能得到粉丝认可。

AI配音是音也是“药”

有研究表明,年迈夫妇可能因为一方丧偶而增大死亡率,这种现象被称为“心碎综合症”。这项研究由哈佛大学和威斯康斯大学麦迪逊分校的两位科学家负责,研究结果显示,男性丧妻后“全因死亡率”的概率增大了18%,女性丧夫后“全死因死亡率”的概率增大了16%。并且我们还可以做一个合理推断,在其他丧子或者丧双亲的情况下,这种“心碎综合症”的表现也一定存在,比如在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地震之后。心理学家表示,要想修复这种创伤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人工智能配音的AI或许可以做到呢,它能够利用过去已有的音频合成亲人的声音,如果心理医生说的话能够用亲人的声音来传达,也许可以帮助病人更快地走出阴霾。

AI配音搅局声纹识别

声纹识别在现实当中用途十分广泛,离我们最近的有手机声纹解锁,另外,在智能家居产品当中,以及公共安全领域,它也有许多落地点。但是当声纹识别碰上了AI语音合成技术,一场智能的博弈就开始了,一不小心就会打开个人隐私安全的潘多拉魔盒。AI语音合成技术越高明,挟持该技术的人就能越轻而易举的闯入你的生活。此外,在警察侦查工作中,原本进行声纹分析可以判断说话人的性别、年龄、方言(生活地区)等特征为侦查提供方向和范围,但 AI配音的干扰要求刑侦手段需迅速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否则声纹鉴定的有效性就会受到普遍质疑,司法判决的过程也会变得异常艰难,这无疑是为犯罪者提供了另一层保护伞。

在AI配音这件事情上,有人拍案叫绝,有人忧心忡忡。技术善论技术恶论的对峙不会停止,但是只要控制的阀门还掌握在人类的手中,一切就不会那么糟。

本页网址:https://www.xinzhibang.net/article_detail-5136.html

寻求报道,请 点击这里 微信扫码咨询

关键词

人工智能配音 语音合成技术 粉丝经济

分享至微信: 微信扫码阅读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

相关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