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侵权认定案例解析

新知榜官方账号

2023-08-26 08:28:29

阅读指南

本文通过四个案例,详细介绍了商业秘密侵权认定的实质性相同原则,以及法院如何进行商业秘密侵权认定。

一、商业秘密案件中实质性相同认定考虑的五个因素

与市场监管局认定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路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不同,司法实践中,商业秘密侵权认定一般采用“实质性相同原则”,常需要考虑五个因素:

  1. 被诉侵权信息与商业秘密的异同程度;
  2. 所属领域的相关人员在被诉侵权行为发生时是否容易想到被诉侵权信息与商业秘密的区别;
  3. 被诉侵权信息与商业秘密的用途、使用方式、目的、效果等是否具有实质性差异;
  4. 公有领域中与商业秘密相关信息的情况;
  5. 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

二、商业秘密实质性相同认定的四个案例及其评析

案例1:深圳市智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诉光速蜗牛(深圳)智能有限公司侵犯商业秘密纠纷案

智搜公司是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主要产品有“天机”APP以及AI写作机器人。光速蜗牛公司在其开发的“学点啥”APP中使用的被诉侵权推荐算法与智搜公请求保护的推荐算法构成实质相同。

案例2.珠海仟游科技有限公司、珠海鹏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与徐某、肖某侵害商业秘密纠纷案

徐某、肖某将其“帝王霸业游戏”源代码带走后进行少量修改,以页游三国、三国逐鹿的游戏名称进行运营,构成侵权。

案例3.德某公司、蔡某某等人侵犯医疗检测技术商业秘密罪案

被告人蔡某某、陈某某分别系A公司原销售、技术人员,以合谋窃取等不正当手段,非法获取公司三类研发设备的技术图纸信息和运行专用控制程序,构成侵权。

案例4.张某等人侵犯商业秘密罪系列案

被告人违反协议将袋某公司研发的“共轭凸轮控制的上头卡装置”“纸袋翻转装置”、某型制袋机等机械图纸电子版备份、复制,并使用上述图纸生产制造相似的产品对外销售。被告人侵犯商业秘密是采取“未经权利人同意,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对商业秘密进行公开”的方式。

本页网址:https://www.xinzhibang.net/article_detail-10408.html

寻求报道,请 点击这里 微信扫码咨询

关键词

商业秘密 侵权认定 案例分析

分享至微信: 微信扫码阅读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